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灵璧新闻
高楼镇:“大豆+豆蝉”综合种养 实现“一豆双收”
来源:崔兴超 2022-07-06 10:53:30 责编:何雪峰 方欢 胡明兵 夏朝阳

图片2

近日,灵璧县高楼镇康顺种植家庭农场种养的大豆、豆蝉喜获丰收,附近十来位村民忙着采捡豆蝉,外地客商把货车开进田头收购,豆蝉采捡下来后,就过磅、装车、付款。

据该养殖场负责人崔兆光介绍,豆蝉,俗称豆虫,学名豆天蛾,皖北称其幼虫为瞎芒茧,近年来,研究发现豆蝉蛋白质含量高于鱼类,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加工干制后可以做药材使用,也可以炒菜食用,有一定的食疗价值,且市场售价较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千年古郡潼郡村听到最多的就是,以前人见人恨的害虫豆蝉,在崔兆光手里卖上了大价钱。据了解,崔兆光以前常年在外打工,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豆蝉,他认准了这是一条创业之路,于是返乡承包25亩试种,镇村得到这一消息均大力支持。这几天,养殖的豆蝉进入了成熟期,崔兆光带着工人到豆地里扑捉豆蝉。一只只圆嘟嘟的豆蝉扑捉上来后,用锯末把豆蝉封存下来,销售到连云港市。

图片3

“我今年投资30万元,流转土地25亩,用来养豆蝉。豆蝉亩产6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120元,年亩收益7200元。每亩大豆还能收获350斤,收益在1000元左右,这样我种大豆、豆蝉每亩纯收益在6200元左右,比传统种植每亩多收5000元,1年可以种养2季,仅这一项我的纯收入可以多收入25万元以上。”崔兆光高兴地说。

高楼镇农技员赵绪介绍,该镇因地制宜发展“大豆-豆蝉”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大豆不减产,实现一豆双收,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符合国家的大豆振兴计划的种植目标。农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益,达到农业提质增效目的。(崔兴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