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效引导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优化医保基金支出结构,泾县医疗保障局认真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于2022年6月15日正式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日间病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
政策制定有精度。一是科学测算,合理确定标准。召开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座谈会4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遴选乡镇卫生院诊疗技术成熟、治疗方案确定的10种中医住院常见病和8种西医住院常见病作为前期试点病种。同时,结合近三年同病种次均住院费用和临床路径下按项目付费费用,兼顾群众利益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确定定额标准和医保支付比例。二是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县医保局联合县卫健委,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和试点医院多次召开座谈会,在国家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本土化的“日间病床”收治病种的临床路径诊疗规范和路径表单;同步对病种的定额标准,支付比例进行研商,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诊疗的同时,有效激励了医疗机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迫切性。
政策执行有力度。一是通过制定规范的病种临床路径诊疗规范,有效防范了“门诊转住院”降低住院门槛的现象。二是积极做好信息化联网即时结算工作。主动对接上级医保部门、县卫健委、医保信息系统和医院HIS系统工程师,协助做好相关系统端口的改造升级,避免因系统改造不及时造成错误的医保结算。三是有的放矢,聚焦重点管理指标,做好日常监管工作。政策启动伊始,县医保局即入医院、入病房,了解“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开展情况,指导规范诊疗,有效打通了医保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难点和堵点,避免“挂床”现象的发生。
政策保障有温度。日间病床通过“白天在院治疗、晚上回家休养”的方式使群众的就医需求落到实处,同时无住院门槛费、住院床位费和等级护理费减半收取等政策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群众感受到医保政策带来的温度,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满足和提高。
“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方案实施以来,全县日间病床医保补偿累计结算15人次,真正实现了医院、患者和基金安全三方共赢。下一步,泾县医保局将继续推进日间病床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创新思路,进一步减轻参保群众的医疗负担。(汤爱香 曹智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