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念好“养牛经” “犇”出致富路
来源: 韩璞 李世茹 2022-07-11 10:37:10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近日,在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的高堂村李亚峰的养牛基地,工人正在给牛添加草料,整洁干净的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健硕的肉牛在牛舍里嚼食着草料。

据悉,该养牛基地占地120亩,投资100万元,共建成标准牛舍4栋。目前,基地存栏肉牛150余头,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年销售收入110万元以上。

image002

2016年,李亚峰萌生了搞养殖的念头,经过一年的实地考察、学习,他决定进行肉牛养殖,选择西门塔尔肉牛。2017年,他抱着试着看的心态养殖了30头,在不断摸索中,第一批肉牛终于成功出栏,赚了近15万元。经过不断积累养殖经验,他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从几十头牛逐渐发展到一百多头牛,致富路越走越宽。

“最近正好是肉牛上肉的好时候,每天早中晚分三次进行补充草料,供给充足的营养。”李亚峰娓娓道来。

据李亚峰介绍,这种肉牛体格大、养殖周期短、肌肉多、肉品等级高,适应性强,效益高。他目前养殖了150多头肉牛,每头出栏的肉牛重量在1600斤以上,带来的效益达到8000元左右。

买小牛、喂大牛,买瘦牛、育肥牛,买母牛、繁小牛。养殖基地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过上了“牛”日子。

 “养殖肉牛使用的草料都是回收村民田地里的小麦秸秆,这样既合理利用了秸秆,带动农民增收,也减少农民乱堆乱放、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李亚峰说。

同时,这些肉牛产生的粪便经过专业化设备的处理,都能用作有机肥,这样也解决了他种地肥料的问题。对于多余的肥料,他还经常送给周边的低收入人群,并义务帮其施肥,以减少农民种粮成本。

在李亚峰的养殖基地里面,有很多附近村民在基地就近就业。“衔接资金入股养殖基地,基地每年以固定模式给村集体分红。”李亚峰希望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参与养殖,了解养殖知识,以寄养加务工的方式,获得更高的收入。

建一处基地,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孙庙乡不断扩规模、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转变发展方式、强化企业带动,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让小产业逐步释放出大活力,带动群众致富,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华丽嬗变。(韩璞 李世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