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城市人社部门全力打好援企稳岗、扩岗增容、重点群体就业“组合拳”,坚持稳岗、扩岗促进人才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就业人数3.4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6%。
减负降费,援企稳岗“渡难关”
“疫情影响下,资金周转困难,社保缓缴政策出台后,市人社部门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政策、送辅导,对我们公司来说是雪中送炭。”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汪女士表示,该公司6月20日网上申请办理缓缴7月份社保费,21日审结通过,缓缴社保费15万元,涉及职工260人。
“降低社保费率、缓缴社保费政策,既让困难行业企业缓一口气,也是为广大就业者兜底。”宣城市人社局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明确允许特困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并且不影响职工社会保险权益记录。截至6月底,全市为120家特困企业办理缓缴社保费1000万元。
保住百姓饭碗,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政策红利积极向市场主体倾斜。最近,不少企业拿到“稳岗补贴”,为发展注入信心。“不到5个工作日,17万元失业保险费就到账了,惠及488名员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宣城市人社局以多部门系统核对、联动核查、大数据比对联合会办的方式,让企业“免申即享”、快速收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
今年,宣城市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对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返还比例提高至90%,同时继续稳岗返还资金“免报直发”,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稳定就业岗位。截至6月底,全市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8679.11万元,惠及企业11548户,其中,中小微企业按照90%标准以“免报直发”方式兑现返还资金7333.77万元,惠及企业11332户。
增岗扩容,精准发力“保用工”
宣城人社部门不仅千方百计“稳饭碗”,还多管齐下“造饭碗”。“通过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大大解决了我们的用工缺口。” 6月份,通过宣城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就业意向的189名员工全部上岗。
在宣城市区人员密集的万达、国购广场招聘长廊,160家企业发布的2400余个岗位醒目可见,招聘长廊定期更新当地企业用工信息。为给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全方位、精准化的供需平台,宣城市人社局持续推进保障企业用工八大行动,成立人社服务企业用工专班,着力提升长三角“一地六县”(宣城)人才综合体暨人力资源产业园运营水平,采取网络直播招、现场专场招、机构推荐招、就地就近招、以老带新招、人才夜市招等多种招聘方式精准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上半年,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934场,提供就业岗位38.6万个,解决企业用工2.36万人。
疫情期间,该局聚焦全市“2+8”主导产业,举办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引进云聘会,为157家重点企业线上发布2094个招聘职位,直播间现场观看量达52.1万人次,直播间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60多人。此外,宣城市坚持育人才促发展,认真落实“双招双引”工作,奋力打造皖南区域人才高地,扎实推进重点产业引才“宣八条”政策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共为2146名各类人才兑现相关补贴资金1636万元。同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解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上半年,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42万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6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83%和66%。
保障重点,精心护航“求职路”
“‘三公里’就业圈这种找工作的形式还是蛮新颖的,比以往找工作要方便得多,特别是对于想在家附近找工作的这些人。”家住宣州区及川街道的陈勇近日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小程序,发现在自己家附近的一些企业正在招聘,于是便投了简历。在社区的牵线搭桥下,陈勇经过面试成功入职。
宣城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开展稳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加速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目前“三公里”就业圈已实现全市98个城市社区100%全覆盖,并延伸到乡镇社区(村)71个,平台注册企业2924家,提供岗位5421个,登记求职者7806人,投递简历3662份,达成就业意向352人。
“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今年4月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家乡招聘会信息,专业对口而且待遇不错,就报名参加了。”就职于宣城坚腾智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从事人事专员工作的汪宇表示。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宣城市人社局多措并举为毕业生放心见习、顺利求职创造条件。同时,该局加快落实“53353”拓岗举措,加大基层服务岗位开发力度和政策性岗位供给,全市开发青年就业岗位2770个、短期就业见习岗位599个、公益性岗位1928个、临时专项岗位318个;积极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36笔936万元;为540多名大学生发放就业见习补贴、88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累计1500万元。(胡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