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医保局充分发挥基金监管利剑作用,拓宽新思路、创新新方式,按照分类施策,关口前移,以持续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为重点,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力度,基金监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今年1-6月,累计追回医保基金22.97万元,拒付医保基金24.92万元。
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印发《泾县定点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对全县16家定点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分类管理,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由考核组通过日常检查、大数据筛查、实地查看等方式,从组织管理、价采工作、基金监管、医保电子凭证使用、政策宣传和社会监督6个主要方面,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按得分高低将定点医疗机构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确定日常检查频次和第三方病历评审病案抽查数量。2022年7月,按照分类管理实施方案,结合上半年前期医保部门日常检查、综合工作落实情况,全县共8家定点医疗机构被评定为A类,7家定点医疗机构被评定为B类,1家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被评定为C类。下一步,将根据评定结果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施策。
专项整治有的放矢。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全力推进“三假”(即“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专项整治行动。慢性病专项整治。2022年4月,对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慢性病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检查。以定点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排查门诊慢性病诊疗领域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基因检测和血液透析专项整治。2022年7月,对泾县医院、县中医院开展基因检测和血液透析项目医保基金使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基因检测和血液透析领域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针对检查出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出具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整改到位,相关违规基金及时上交。并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医疗机构持续开展专项核查,严肃查处医保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问题见底清零。下一步,拟开展精神病专科和医保个人账户专项整治工作。
日间病床破解难题。2022年6月中旬,正式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日间病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将10种中医住院常见病和8种西医住院常见病作为前期试点病种,多部门合理商榷定额标准和医保支付比例。聚焦重点管理指标,做好日常监管工作。政策启动伊始,县医保局即入医院、入病房,了解“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开展情况,指导规范诊疗,有效打通了医保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难点和堵点,避免“挂床”现象的发生。自实施以来,全县日间病床医保补偿累计结算2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医院、患者和基金安全三方共赢。(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