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歙县:选派干部亮本领 “擂台比武”促实干
来源:冯长福 方鸿惟 凌文 2022-07-19 16:22:18 责编:方欢 喻寒松 夏朝阳


7月15日,在歙县选派干部“星星点灯”擂台比武决赛现场,来自全县选派驻村工作队的12位干部同台“打擂”,拿出真本领,展现新实绩,赛出新风采。

台上,12位选派干部逐一登场,比拼各自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建设行动、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台下,6位评委认真聆听,现场打分,气氛紧张严肃。

怎样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如何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资源?参赛选手们自有“解法”、各有妙招。

歙县郑村镇棠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金璐一上台,就向观众展现了一幅美丽画面——蓝天白云牌坊群、四月乡村打卡点……。

“说起棠樾村,大家可能跟我一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举世无双的牌坊群。”金璐说,曾经棠樾村的收入仅靠牌坊群旅游分红就可以打遍歙县无敌手,可是新冠疫情来了,文旅经济遭受重创,棠樾村的旅游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巨大冲击。“怎么样做好‘以一带二联三’促进棠樾村三产融合发展?我们必须求变……”

为此,金璐和他的工作队下沉到各个田间地头,摸清现状,对症下药,对村里的撂荒地“开刀”,利用强村公司流转了66亩荒地,种上了甜玉米,种上了西瓜,种上了小香薯……小伙伴们开通电商直播、开通农产品二次加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仅玉米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8万元收入,还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地务工机会,棠樾村走出了经济发展的另一条新路。

“瞻淇是一座从诗经里走出来的文化古村落。”北岸镇瞻淇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牛桂茼说。到村后,怎样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使瞻淇古村“焕然一新”,成为牛桂茼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重点。“我们为瞻淇村量身设计乡村振兴项目‘美人鱼计划’,打造徽州特色显著、青梅产业凸显、鱼灯风情留人,融体验、度假、休闲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徽州人家综合性旅居目的地。”

牛桂茼和他的工作队翻山越岭,依托村集体流转的180余亩青梅基地,同时借助瞻淇村特有的“十景八秀”自然风光和徽州乡村文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一枝梅”、修好“一幢房”、复活“一条鱼”(民俗戏鱼灯),孵化“非遗夜市千鱼夜游”文化创意项目。培育瞻淇鱼灯队、腰鼓队、舞蹈队等特色文艺队伍3支100余人,创作《瞻淇美》等原创歌曲,在歙县古城演出。牛桂茼忙得不亦乐乎。

雄村镇卖花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徐玉龙说,“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天下闻名,蜚声海外,但却是典型的民富村穷,这绝对不是乡村振兴应该有的样子。乡村发展怎么样,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钱有多少,也要看村里的人居环境好不好。”寸土寸金的卖花渔村,有限的土地都被村民摆上了盆景,村里最缺的就是一个供村民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

工作队到村后,通过盘活村里闲置校舍,既解决村民办红白喜事的场所问题,又为村集体经济赚取了第一桶金。通过不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卖花渔村评定AAA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家,授信金额达5000余万元。同时,以“花”为媒,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夯实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文旅产业,这个只有236户农户的小村庄,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擂台比武,比的是产业发展的成效,比的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和群众稳定增收的成效。在评委人员的选择上,歙县县委组织部坚持以“关联强、业务精、村庄熟”的标准,严格从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选取。

选派干部“星星点灯”擂台比武决赛的评委,来自县人大、政协、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及乡村振兴局、县民政局。在选手们上台之前,评委们已下沉到各参赛选手的村庄,现场了解情况并进行了测评。这次坐在评委席,主要看选手们在台上是怎样展示的。

决赛现场,12位选派干部的精彩表现,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进入“评委智询”环节,气氛更加紧张起来。选手们展示以后,要现场接受一位评委的随机提问,并在1分钟内完成答题。

“汪满田村有鱼灯,瞻琪村也有鱼灯,一个是老牌劲旅,一个是新兴贵族,在这样一个内卷的时代里,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怎么破局?”

“你认为歙县大部分乡村产业发展的难点在哪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

“你是副队长,请问你是怎样支持队长工作的?如果你是第一书记,你应该怎样带好队伍开展驻村各项工作?”

“你觉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在哪里?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应对?”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第一个难点,是农村环卫设施配备不足,第二个是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升……”坑口乡瀹潭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程笑祎回答干脆。作为“三潭枇杷”原产地之一,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拓宽枇杷销售渠道,扩大瀹潭村枇杷知名度,程笑祎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一道,从品牌、管理、销售等环节对瀹潭枇杷进行“重塑”,开展村级“logo”征集,擦亮瀹潭枇杷品牌。

这个以“临场发挥”为主的“比武”,比的是反应速度,考验的更是选派干部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台‘比武’,现场‘过招’,找到了差距,比出了压力,赛出了动力。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升了政策水平,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明白了今后怎么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歙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评委吴炯颇有感触地说。

歙县选派干部“星星点灯”擂台比武行动,是该县2022年强力推出的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行动计划中的一项。据了解,该行动计划,由县委组织部为总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文旅体局、县人社局、县科商经信局、县文明办、共青团、县妇联全力配合,各乡镇积极参与。通过开展“聚星联盟”产业发展行动、“星星点灯”擂台比武行动、“星知我心”志愿服务行动、“星语心愿”演讲比赛行动,评选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好案例。

歙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庆峰表示,自今年5月份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组织选派干部及乡村干部开展了村内练、乡内比、县内赛各环节活动,县乡村累计开展“比武”213场次,所有的选派干部都在擂台上展现了自我,提升了自信,达到了很好的练兵效果。(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方鸿惟 凌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