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岳西县科协紧紧围绕“四服务”工作中心,立足自身实际,创新载体,典型示范,多措并举,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奋力开拓科普工作新局面,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县科协积极探索科普工作创新,着力打造“科协机关讲堂”“学校科普课堂”“空中科普学堂”等三个课堂,推动优质科普资源落地应用,夯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基础,推进全域科普有“新”更走“心”。加强自身建设,打造“科协机关讲堂”。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县科协机关定期开展“科协机关讲堂”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把县科协机关打造成学习型、效能型机关。“科协机关讲堂”每月下旬举办一期,由全体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个主题轮流宣讲,也可分享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聘请县内外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以便于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能力。截至目前,“科协机关讲堂”现已举办4期,为县科协机关干部搭建起常态化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教育“双减”,打造“学校科普课堂”。紧紧抓住中小学“双减”政策机遇,由县科协、县教育局联合印发《岳西县打造“科普课堂”助推“双减”工作要点》,着力打造“学校科普课堂”,把科技教育融入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助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全县千人以上的中小学校每月要利用2个课后活动时间开设“科普课堂”,采取学校“点单”、科协“派单”形式,组织开展科普讲师进校园活动。县教育局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普工作,将“科普课堂”工作纳入校长年度绩效考核,列为对班主任和科技辅导员学期教学成果评估,积极调动学校积极性和主动性。截止6月底,全县开展“科普课堂”1210场次,累计5.4万人次参加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打造“空中科普学堂”。全县24个乡镇、188个村(社区)共建有2184只乡村应急小喇叭,县科协积极联合县应急局、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充分发挥小喇叭覆盖面广、听众人数众多的优势,打造“空中科普学堂”。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大节日,精心创作了防灾减灾科普“七字歌”、主播说科普等一批自创节目,分早、中、晚黄金时段播发防灾减灾知识、应急科普知识等,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生活,深受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6月底,全县开设“空中科普学堂”累计播放科普知识1480条次,收听观众覆盖全县19.2万人。
县科协积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聚集青年科技人才组织成立了青年科技创新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者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把协会打造成青年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普宣传之家、科技志愿服务之家、科技创新之家,协会现已发展到90多名会员。各会员单位积极开展各项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开展科技推广与创新,涌现出了范如意、储刘著等一批市级最美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带头人。
县科协、县教育局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机器人普及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活动,搭建青少年成长通道。2022年,共评选出县级各类奖项90项,其中:一等奖25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28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创新奖4项;评选出优秀科技辅导员5名,优秀组织单位8家。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30项,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提升。
今年以来,该县创成了两家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其中,岳西县龙之谷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获中国农技协批复成立安徽省首家“茶叶科技小院”,已于7月7日正式揭牌运行;安徽省徽岳记食品有限公司被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评定为全国十大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两家项目单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优势,有力促进了岳西茶叶、瓜蒌产业化发展,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民科学素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同时,积极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6月2日,县科协对去年创成的2家省级示范单位、6家市级科普示范单位进行集中授牌,就示范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效提升了全县各示范单位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该县加强城东社区科普画廊、乡村科普宣传栏建设和版面更新维护,建成城东社区、石桥社区、请水寨、太阳村等一批村级科普宣传栏。持续加强岳西网·科普频道、岳西网·科协频道、岳西电视台“科普中国-v视快递落地应用”栏目建设。结合防灾减灾、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活动宣传,开展主播说应急科普6期、刊发各类活动信息180余篇(条)。同时,大力加强科普信息、新闻宣传,外树形象,内鼓干劲,现已在省市科协网站采用信息254条;省以上新闻媒体发稿68篇(条),有力宣传了岳西科协工作,极大提升了岳西科协在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刘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