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砀山县玄庙镇创新试点“党建+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专业调解力量、基层组织力量、民间社会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力量联合起来,使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排查、就地化解,进一步打造和谐社会,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党建引领,打造乡里乡亲善沟通的调解队伍。该镇依托辖区内退休干部、退休教师、老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党员群体,设立党员调解工作岗,选聘威望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担任义务调解员;深入推进“乡贤五老”进基层,指导各村(社区)各网格纠纷化解;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到一线入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参与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聚焦模式创新,形成乡里乡亲常沟通的调解机制。该镇建立“组织工作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机制,遵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党员调解员在农村“神经末梢”的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聚焦制度创新,构建乡里乡亲会沟通的保障体系。该镇构建递进式纠纷调处机制,充分利用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乡里乡亲的社会关系,对辖区内发生的日常纠纷,由党员调解员先行调处,调处不成功的,上报村(社区)相关部门参与调处。每月召开党员调解员工作例会,共享情报信息、交流调解经验。工作中,各调解团队对党员调解员日常走访巡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指导,共商调解方案。同时,依托基层司法所轮流到各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通过以案释法,提升党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水平。(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