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财政局:多措并举、协同联动,加强财会监督工作
来源: 夏大宏 2022-07-22 20:59:56 责编: 陈亮

近年来,泾县财政局财会监督工作,紧扣财政中心工作,立足于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制度,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大力强化外部监督,不断深化内部控制监督,有力地推进了财会监督长效机制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组织领导。泾县财政局历来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工作,深刻认识财会监督工作对财政管理、保障财税政策执行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泾县财政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财政监督机构,配强年富力强、熟悉业务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财会监督队伍;加强学习培训,不断丰富业务知识,熟悉财税法律法规和有关专业知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注重内外兼顾,推动财会监督向纵深处发展。一是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日常监督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制度文件等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化监督水平,建立事前参与、事中跟踪和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履行监督职能,拓宽监督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提高日常监督的综合成效;二是强化内部控制监督。会同局会计部门通过对部门和单位内控制度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违法违规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结合传统专项检查的优势,全流程实现对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的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管理措施有效贯彻实施;三是加强会计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能力检查。近年来,因预算单位财会职能的弱化,催生了各种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的产生,行业监管和执业能力以及执业水平不足、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县财政局每年分批对各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的执业资质、执业能力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工作机制。

完善监督流程,制定财会监督新的方法途径。建立健全贯穿财政收支活动全过程、体现财政管理特点的财会监督运行机制,推进财政监督与业务管理紧密结合,将监督检查内容延伸到会计核算、预算资金绩效、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建设等各方面;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流程,完善“统一检查计划、统一查前培训、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程序、统一处理处罚、统一资料归档”的“六统一”工作机制,严格按照财政部《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和《安徽省财政监督条例》等有关要求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财政监督在规范约束下有序进行,按季度或按年下达财政专项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财政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结束后形成检查总结报局党委会通过后,及时向被检查单位予以通报,同时形成财政专报报送相关领导和部门。

加强协同合作,建立财审纪联合联动新模式。泾县财政局根据财会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内容,积极探索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纪委监委联合联动的监督模式,出台了《关于建立县委巡察机构与县财政局协调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强化财审纪部门沟通合作,协同各方监督力量形成“互通信息、协调行动、错位补台”的监督合力,通过各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和资源共享以及联合制定相关制度规定,有效避免不同监督部门政策制度冲突,增强了监管合力,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率。

强化成果运用,探索财政监督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局党委会研究讨论检查总结、督促限期整改和跟踪回访检查等形式,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供给相关领导和部门以及县财政局相关业务股室、中心,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开展整改“回头看”,督促各被检查单位从严抓好问题整改,真正实现财政监督“以查促改、以查促管、查外促内”的目标。完善监督结果通报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监督检查结果运用,促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县财政局还建议县政府将财政监督检查情况纳入泾县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年度考核工作,作为加强财会管理的重要依据。(夏大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