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高标准农田打造,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种植格局正在形成,萧县县委组织部大力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行农业技术化,将党组织送农技作为“为民服务送到家”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重要抓手,取得良好成效。
抓队伍,当好群众“领路人”。全县各村(社区)党组织打造为民服务“送到家”三支队伍,常驻服务队、派驻服务队和特色服务队共计8000余人,为村民打造“常驻咨询、派出服务、特事特办”的全方位、全天候服务队伍。村级党组织统筹当地农技专家、种粮能手等组成农技服务小队,1096名种植能手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争当志愿者,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讲解农业法规、惠农政策、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为民服务“送到家”服务队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服务,联系到村、服务到户,指导到田。特别是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送农技,保障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保护好了我们国家的‘粮袋子’。两委成员进驻服务队,做好了群众当家人,成为了群众贴心人,班子干事创业氛围浓厚、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杨楼镇冯场村党组织书记司增全说道。
抓培育,做好农户“授渔人”。“为民服务送到家”服务队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体民情、察苗情、测地情。通过对农耕种植“把脉问诊”,将一剂剂“良方”送到农户手中,进一步提升了田间管理水平。全县各级党组织共举办形式多样的农技培训594场,召开了小麦春管、党组织书记“手指口述”等现场会24场。并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田管技术知晓率和到位率,把小麦赤霉病防治、水稻分蘖和水层控制等本田除草、肥水管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而广之,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上到培训课,真正将为民服务“送到家”落到实处。
抓成效,成为群众“知心人”。274个村(社区)在为民服务大厅醒目位置张贴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将“送农技”作为“4+4+1”服务事项中的重要内容;启用为民服务“三联单”,将群众来询的问题,办理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登记在册,压实首问责任,确保将群众问询事项落到实处;翻开“三联单”,村民咨询农业技术的问题多达700余条,农技服务小队成员尽心尽责为村民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在满意度一栏上,村民们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并按上鲜红的手印,满意度接近100%。全县250个村(社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累计集约土地17.98万亩,加上良好的技术支撑,2022年午季收获颇丰,共产生收益4065.77万元。 (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