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促提升、树典型作示范,持续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机制,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健全完备的组织体系既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庙前镇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镇党委年初制定抓党建工作清单,指导镇村两级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发展目标、谋划思路举措,确保干有方向、抓有质量、促有成效。建立“村级月考、年终考核”机制,在实地考核中查出“实情”考出“实绩”。
通过“实打实”的考核,让党员干部“知耻而后勇”,激发干事创业真作为。积极争取财政衔接资金盘活闲置资产,各村因村施策,采取多种途径招商引资,不断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共实施强村项目7个,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今年预计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50万元。
配强干部队伍,锻造推动发展“先锋队”。始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首要位置,着力以“人才优势”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认真组织开展村班子换届“回头看”,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全方位掌握履职能力和工作成效。建立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储备库,着力从农村大学毕业生、优秀青年、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队伍中培养发展组织力量,打造党性强、能带富、留得住、扎下根的农村党员队伍。2021年庙前镇新发展党员24名,其中35周岁以下1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3人,其中非公党支部新发展党员1名,转入党员15名,有力强化了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夯实基层基础,打出乡村治理“组合拳”。坚持组织引领与激发自治并重,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实施党员“1+1”亮牌工程,夯实服务基础,健全服务队伍,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精细服务中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党员“1+1”亮牌工程按照居住集中,联系便捷对全镇划分75个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采取自荐、组织推荐的方式,确定一名党员任服务区组织员,一名“五老”或乡贤人员担任服务区监督员,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和群众交流议事群,做到服务区内每户至少1人入群,构建“村民呼叫、群主报到,群主有约、村民齐应”的实时互动格局。各服务区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两员一队以及服务区群众的作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反诈APP下载、疫情防控、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对道路管护、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改水改厕、整治乱搭乱建、庭院美化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民承担起门前三包等责任。建立服务区正负面清单评选机制,细化评选标准和评分细则,定期对服务区人居环境开展互评和群众评议,以评促改,共同提升。(张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