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村级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现象,丁桥镇以洛家潭村为样板村,打破传统条块管理格局,聚焦党建引领,积极推行党员“1+1”乡村治理体系改革,整合村干部、党员、“五老”、乡贤资源,实行“科学并网”群防群治新路径,打造云上监测综合平台,全方位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
“微两员”构筑“主心骨”。洛家潭村坚持以村民组为基础,按照居住集中、联系紧密、管理方便,有阳光服务站、广场、超市等中心场所的原则,科学划分6个党员“1+1”服务区。确定6名责任心强、有一定时间的党员牵头任服务区组织员,村党组织推荐6名“五老”或乡贤人员担任服务区监督员,同时结合“十户联保”在服务区内设置54名“保长”。两员担任服务区交流议事群正、副群主,在群内组织村民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收集村情民意,了解村民的合理诉求和愿望,组织村民深入开展环境清洁、公益宣传、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构建“村民呼叫、群主报到,群主有约、村民齐应”的实时互动格局。
“微平台”打造“智能化”。洛家潭村村部设置云上监测综合平台,通过不同颜色不同标识显示服务区内每户的基本信息情况。其中党徽代表党员、红色精准扶贫标志显示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绿色标志表示属于低保户、红色五角星代表退役军人、蓝色工人代表有省外务工人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智能化水平。通过入户走访或召开服务区村民评议会的形式,对“两员”和“保长”实行“上下结合”的考评方式。“上”即是村两委对“十户联保”卫生情况、“两员”在推动“五清一改”、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村民议事等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分;“下”即在每年年终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上对两员、保长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两员留任或调整的重要依据。
“微网格”撬动“大治理”。按照“村—组—点”三级网格管理思路,结合“十户联保”在服务区内设置54名“保长”,积极探索“两长制”建设。28个村民组长和10个党小组长实行“挂牌”联保,做到联系方式全公开、督促管理全覆盖,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插花中心村庄和朱村中心村庄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建设。通过构建实行“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等工作机制,让网格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办好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认真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组织网格员志愿者深入辖区重点河渠、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对破损、松动的警示牌、长竹竿进行加固更新,消除安全隐患漏洞,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为青少年儿童编织一道防溺水安全网。(通讯员: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