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市县风采
黄山区老兵黄光明:致富不忘桑梓情
来源:孙国钧 项俊 2022-08-03 20:14:38 责编:李伟 许梦源 王逸群

在美丽的太平湖畔,有一个退役的年轻人。退伍后抓住机遇成了一名致富能手。为了家乡乡村振兴建设,他服从组织安排,回村当上了村主要负责人。他就是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朝阳村的黄光明。

黄光明1999年高中毕业,当年冬季征兵在父母的支持下报名参军。经体检政审“双合格”被批准入伍。到北部战区火箭军某部服役。在部队里他苦练战斗本领。他政治上要求进步,2002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义务兵期满,因为是连队技术尖兵转为一级士官。他先后两次荣获“优秀士兵(官)”表彰。2005年因视母年迈体弱退役回乡。回乡后,他一度随父亲在太平湖上从事水上养殖。

那时太平湖上网箱养鱼泛滥,不仅影响水资源,也对太平湖旅游造成了一定影响。他萌生了转型念头。朝阳村茶叶生产过去大多数是老式茶园。他抓住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之机。对自家7亩茶山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又扩大了4亩,全部种上了太平猴魁茶苗。茶苗从栽植到盛采一般要5-7年,2011年他家茶叶进入了盛采期。当年太平湖果然实行退湖还渔。一般渔民家庭收入受到影响。他却转型成功,村民们都夸他眼光独到。

过去朝阳村茶农制作的是太平“布尖”,与太平猴魁外形相似。制作工艺不同,容易混淆市场。他觉察到这个弊端;早在2013年就到太平猴魁核心产区的新明乡猴魁村参观学习。掌握了太平猴魁工艺制作方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太平猴魁。这样产量低了些,价格反而高了,收入也得到增加。后来为保护太平猴魁品牌。太平“布尖”作为单独品牌而退出,这时他已抢占先机,是村里最早生产太平猴魁的农户之一。多年来,他一直不断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先后流转了5户(其中脱贫户2户)茶园19亩,全部改种太平猴魁。他严格遵照茶叶绿色防控要求,对茶叶病虫害实行生物防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确保茶叶质量。他年产太平猴魁500-600公斤,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不愁销路。年纯收入在40万元左右,是村里的致富能手。

他始终支持村里工作,本可在市场上继续拼搏,由于朝阳村基层组织薄弱,连续3年是全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去年两委,组织上想让他回村挑大梁。他知道当村干部影响个人收入,但自己是党员应服以组织安排,毅然应允。他是本村人,多数村民对他知根知底,经选举,走上了村主要负责人岗位。

他乐于奉献,走马上任就和区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一道制定了《朝阳村三年工作计划》,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改面貌,三年上台阶”目标。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环节,抓住“万企兴万村”有力契机,投入200万元入股分红,年增收12万元;创办“强村公司”为村增收4-5万元。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将首次突破20万元目标,至10月份就可提前一年摘掉后进村帽子。

他情系民生,争取农村饮用水民生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25万元,解决了中心村600移民人口饮水难;争取地质灾害治疗资金100余万元,2个村民组7户23个村民地质灾害隐患得到解除。他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每年收购本村脱贫户朱某茶叶鲜叶300余斤,增收5000余元。今年6月脱贫户方某无证驾驶摩托车严重受伤负全责,医疗费无法解决。他向本村辖区内3家外地企业联系,募捐8000余元等等。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他家庭今年收入比往年减少了20%。家人们有点看法,他说:“我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致富是小家,奉献为大家,我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军旗添彩”!是群众心目中最美退役军人。(孙国钧 项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