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郎溪县新发镇以创建省级卫生镇为抓手,高标准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等工作,全镇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近日,笔者走进新发镇,感受着创建省级卫生镇给村容村貌带来的改变。在涧西村入村主道路上,数十名头戴小黄帽、身着橘色工作服的志愿者们正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骄阳似火,村民们的干劲却丝毫没有消减,“门口堆的东西太多了,不仅影响美观,一到夏天气味也很难闻。”村民施双平一边擦着头上的汗水一边说,这两天我们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等处的垃圾、杂物杂草都进行了清理。把自己住的地方收拾得干干净净,自己住着也舒心。
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一路向西,笔者走进该村村民施小根的家里。房前干净整洁的院子,几盆花草生长旺盛,为庭院增色不少。在院子东侧的厕所里,6平方米的独立卫生间,厕具和冲水装置全部安装到位,整洁干净,节水化粪池埋在地下,院内闻不到一点异味。“原来我们很多人用的都是旱厕,夏天是蚊蝇乱飞,臭气难闻,现在村里帮我们用上了水厕,方便又卫生,几乎不需要我自己掏钱。”说起改厕后的好处,今年68岁施小根高兴地说道。
为进一步美化环境,涧西村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并按照每座卫生厕所3000元的标准进行财政奖补,充分调动农户改厕的积极性。2020年以来,共改建卫生厕所96座,并定期对公厕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杀,减少蚊、蝇、蟑等病媒生物密度,村庄环境大为改观。
涧西村的改变仅是新发镇创卫工作的一个缩影。新发镇创卫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镇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鼓励大家献言献策。成立创卫志愿小分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理废弃杂物,特别是公路两侧、村内巷道、村庄院落周边等的各类建筑垃圾、柴草杂物、破旧围栏;全面清理河塘沟渠等各类水体障碍物、漂浮物和堤岸堆积的各类垃圾;全面清理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家禽一律实行圈养,保持村庄环境卫生常态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东夏社区、双桥村、大圻村与卫生镇同步创建卫生村达标后,镇区所有村(社区)将实现省级卫生村全覆盖。
截至目前,该镇动员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清理房前屋后积存垃圾1082立方米、杂草杂物3000立方米、建筑材料2816立方米、沟渠池塘溪河淤泥及障碍物1079立方米。
夜幕降临,新发镇健康主题公园内却十分热闹,伴随着欢快的旋律,广场舞队员们用优美的舞姿展示着中老年人精彩的晚年生活。官桥村村民薛月芳高兴地说:“现在晚上要么去荷花塘去散步,要么就来这跳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创建省级卫生镇,就像给新发镇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助推剂。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集镇“颜值”越来越高,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据了解,新发镇按照“高标建设、规范管理、标本兼治”原则,实施环卫设施、农贸市场、路网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景观小品3处投入500余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经过改造后,不但重新划分了布局,完善了地下水排污系统,台位增至200多个,加装了“四防”装置、监控录像系统,改善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条件等,还完善停车位等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了经营环境。投入100余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1个,添置800个垃圾筒、15辆垃圾清运车,清运率达100%,通过“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能最大限度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今年以来,新发镇对镇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加装路灯,改善绿化,使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共投入530万元进行白改黑升级改造道路13条共计5600米,投资1500万元或建立集镇污水处理厂,铺设管网15km;完善了镇区主要道路两旁的绿化带6700多米、新装路灯80盏。完成集镇中心周边房屋外立面除旧出新2000平方米, G235沿线商户门楣店招整改98户。
该镇还实施园区大道形象提升工程,完成两侧3000米路侧石铺设及部分绿化带建设,动员企业进行围墙出新和外立面粉刷目前,该镇镇区的硬底化道路达70.3公里,道路硬底化率达97%。通过大手笔的投入,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