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快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急难社会救助,蒙城县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市率先开展村级“救急难”互助社试点。
8月2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某将一面鲜艳的锦旗送至蒙城县许疃镇许疃村委员会,李某激动地说道:“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为我的小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今年7月份74岁的李某其儿子突发疾病去世,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丧失,对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组干部得知到这个情况后,及时向村两委汇报此户家庭情况。在村救急难互助社的帮助下,很快李某领到1000元的救助金帮助他的家庭应急。
据了解,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蒙城县民政局结合工作实际选择许疃镇许疃村先行开展试点,县民政局安排专人与许疃镇民政办无缝对接,从社会团体登记所需材料,系统录入、账号开立、印章刻制以及证书的发放,详细做了讲解,并一步步指导,及时审核,不到一周时间就登记成立。许疃村“救急难”互助社成立后,组织召开村级能人大户、返乡创业典型等社会爱心人士会议,宣传介绍互助社“救急难”的意义,动员爱心人士捐资支持。到目前为止,该村“救急难”互助社共筹集资金3.05万元,其中爱心人士捐款1.05万元。
同时为使救助规范,对象精准,高效及时。县民政局指导许疃镇民政办制定了《“救急难”互助社操作办法》,明确了救助对象、救助方式、救助程序;设计了救急难互助申请、审核、公示表,实行一人一档。并按照救急难主动发现机制要求,要求村干部结合日常工作,在入户走访时,对发现的急难型困难群众,及时报告、先行救助后补手续,救助后及时公示并建立档案。
截至目前,许疃镇已成立镇级救急难互助社1个,村级救急难互助社14个,实现了全覆盖。下一步,蒙城县民政局将加大对“救急难”互助社的指导力度,大力弘扬“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互助社的发展,有效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