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无所有到百花齐放,从一张白纸到花团锦簇,从土味十足到五彩斑斓……十年来,临泉县文化与旅游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历史文化丰厚的古沈国、充满红色印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火遍全国的民间杂技艺术、饱含神奇色彩的姜尚传说、木秀水灵的流鞍河畔等,成为镶嵌在临泉大地上一颗颗明珠,绽放出集神话、童话、历史文化、乡村文化等于一身的别样风采。临泉文旅产业以厚重的文化、鲜明的特色、良好的体验赢得了旅游市场的青睐。
丰厚历史奠根基
临泉县是姜尚故里,兵家鼻祖姜子牙就诞生于临泉县姜寨镇。一部《封神演义》书写了多少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临泉县还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封地,聃季载于公元前1042年在此建立沈国。经考证,临泉是“沈姓”的发源地,每年全国沈姓皆到此谒祖。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临泉县着力谋划实施了3个重大旅游项目。
4A级景区魔幻之都项目是临泉县谋划推进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占地1200亩,总投资29.8亿元,包括哪吒闹海水世界、洪荒兽园、封神魔幻谷、传家文创小镇、特色旅游酒店、封神剧场6个子项目,着力打造中原地区首个以研究、传承商周文化为主的研学基地,以封神魔幻故事为背景的文化旅游地,集民俗传衍、特色旅游、文创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胜地。目前,该景区已完成投资16.9812亿,其中哪吒闹海水世界、洪荒兽园分别于2018年7月、2020年1月开园运营,传家文创小镇一期、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
临泉县城西部是西周历史文化较为集中的地区,为此,临泉县积极规划推进建设了古沈国历史文化园暨流鞍河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971亩,总建设面积18.33万平方米,总投资4.86亿元。该项目围绕千年银杏树,打造银杏博物馆;围绕时间轴、文化轴、历史轴三个轴线打造西周文化区;围绕沈姓宗族打造姓氏文化区。
一条流鞍河,千年太公史。位于流鞍河上游的姜寨镇是正在积极打造的特色钓鱼小镇。项目占地面积6000亩,总投资10亿元,主要规划建设遇树林丰示范区、特色酒吧餐饮街、露营拓展区等子项目。项目一期、二期已建成并投入运营,2017年被评为AAA景区,被中国钓鱼运动协会命名为全国垂钓竞赛训练基地,已连续举办3次全国性钓鱼比赛活动,三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全力打造AAAA景区。目前,木一钓鱼小镇已被评为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正在创建省级体育特色小镇。
特色文化铺底色
临泉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杂技)、中国杂技之乡,现有杂技团队近千个,从业人员近2万人。围绕弘扬传承杂技艺术文化,该县着力谋划实施了杂技小镇和杂技艺术学校2个项目。
长官杂技小镇项目总投资5.03亿元,以山陕会馆、花戏楼、育才阁等古建筑为建设重点,融入杂技元素,建设有杂技剧场、杂技博物馆、杂技小院等。目前,杂技小镇已经全面对外开放。
为培养更多优秀杂技艺术人才,让民间杂技艺术发扬光大,临泉县谋划了杂技艺术学校项目。该项目占地30亩,投资7000万元,建有杂技学校、杂技艺术交流中心等,成为培育民间杂技艺术人才的摇篮。
临泉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临泉人民进行了“长官店暴动”和“桃花店人民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临泉是“阜(阳)临(泉)太(和)中心县委”和“皖北地委”所在地,张蕴华、魏野畴在这里带领人民开展武装斗争。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转战途中在临泉驻守88天,不断巩固扩大了豫皖苏解放区。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该县主要谋划实施了2个项目。
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位于临泉县韦寨镇吴营村,当年刘邓大军走出大别山,在这里设立了后方指挥部。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展厅面积1000余平方米,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通过景观塑造,模拟指挥、战争场面,配以480块浮雕、绘画、照片等,逼真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在临泉长达88天的战斗生活全景。
魏野畴纪念馆位于老集镇,占地面积6493平方米,总投资2100万元,全面展示革命烈士魏野畴的早期革命、发起“四九”起义的辉煌历史过程。此外,该县投资1300万元建设临泉党史馆,投资1000万元建设张蕴华烈士纪念馆。一大批红色旅游项目的建成使用,让这里成为皖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
201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和魏野畴纪念馆被命名为AAA级景区。
优质资源提品质
临泉县地处中原腹地,河流纵横,水域广阔。泉河、流鞍河、涎河等众多河流浇灌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也催生出良好的生态资源。泉河、流鞍河是临泉两条重要河流,围绕两岸生态环境建设,该县着重谋划了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重点开展生态湿地修复、河道整治、沿河景观打造,打造县城绿色环道。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全新的生活休闲空间。
中环格林童话世界项目位于流鞍河畔,落地50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5.7亿,主要建设大型儿童游乐场,格林童话故事汇等。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3.2亿,一期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2019年被评为AAA级景区。二期项目已于2020年1月开工,冲浪、25米旋转升降塔、飞行器、水果旋风等大型游乐设施全部投入运营,在全省形成了“南有芜湖方特城、北有临泉童话园”的游乐旅游项目新格局。
临泉县在推动老县城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时(棚改总面积500亩),保留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30余处,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打造3个特色街区项目。
顺河老街项目位于流鞍河汇入泉河的交汇处,规划面积12.7万平方米,总投资8.5亿元,主要建有老街记忆区、官府文化区、农耕文化区等五大板块,目前,一期二期项目都在积极推进中。
城隍庙项目是集商业与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4.67亿,已于2021年建成投入运营,成为广大市民休闲、购物的标志打卡地。
市民中心项目占地16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成临泉市民阅读空间、档案馆、科技馆、规划馆、博物馆、市民休闲中心。
临泉县还加快建设公园、游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建设,新增城市公园、游园25个,顺利推进白沟、蝎子沟等10条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新增造林10.6万亩,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
乡村风情添风彩
临泉县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名县、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四级联建总体工作部署,积极创建特色旅游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特色旅游名镇。
临泉县统筹推进4个特色旅游村落(百果村、鹭鸟村、荷花村、马寨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宜游宜居环境。杨桥新安社区、白庙鲁阁村、田桥戴营社区、城关流鞍社区4个国家级旅游扶贫村先后被命名为AA级旅游村。同时,支持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鼓励打造当地特色品牌。滑集镇被评定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长官镇被评定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老集镇马寨村、韦寨镇吴营村被评定为省级优秀旅游示范村,姜寨镇坡寨村、高塘镇刘庄村被评定为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徽泉寨生态农庄、马寨生态旅游示范区被评定为安徽省休闲旅游示范点。
紧贴游客需求,临泉县还着力打造了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涵盖了中原文化之旅、休闲养生之旅、欢乐度假之旅、红色足迹之旅、研学体验之旅等,多方面、多层次满足群众出游需求。同时以“皖北人游皖北”“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等宣传为契机,积极将全县景区纳入全市全省营销内容,并与颍上、界首等周边县市对接主题线路,融入省市精品线路。安徽木一博览园被评定为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及“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目的地”,木一钓鱼运动休闲小镇入围2020年度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名单。
此外,临泉县还着重培育星级农家乐和特色旅游产品,涌现出一批星级农家乐。毛笔、葫芦烙画、银铃系列产品、由基系列产品、万桥湾艾草系列、文王贡酒、李老庄猪蹄等知名商品被评定为“安徽省双百旅游商品”“安徽省百佳文创旅游商品”“阜阳市百家旅游商品名录”“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银奖”。
从千年历史云烟中走来,承载着230万人的美好期待,临泉文旅产业正迈着矫健的步伐,挺进中原、奔向未来……(赵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