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提升矫正实效,郎溪县建平司法所建立多元工作机制,发挥多元职能优势,构建协作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大格局,夯实全镇安全稳定防线。
聚焦无缝监管,打破信息孤岛。首先是入矫前身份数据共享。对公安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庭审、监狱假释等阶段的审前调查,通过与公安、单位、村(社区)共同协作,全面掌握被调查人的社区关系及是否涉毒、再犯罪等基本情况,并及时反馈委托机关。今年,已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 73件。其次是矫正中监管数据共享。每月定时与公安共享入矫人员名单,随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被行政拘留、强制隔离戒毒、采取强制措施情况。对提请撤销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向县局、县检察院建议收监。
聚焦精准监管,破解模式单一。首先是推进“人防”。召开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人会议,强化监管人作用,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轨迹。其次是提升“技防”。利用司法所手机定位系统、微信位置共享、派出所信息核查等每日报告位置信息,实现管理、教育、帮扶一体化。再次是强化“联防”。每月开展1次辖区内重点人员风险隐患矫情分析会,定期研判社区矫正对象信息。
聚焦监管质效,填补环节漏洞。首先是建章立制,提升执法监督规范性。按照《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安徽省社区矫正分期分级分类管理教育办法》《安徽省社区矫正矫情分析会》和《安徽省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明确社区矫正执法主要任务及工作要求,为执法监督提供依据。其次是内部评查,提升执法监督长效性。采取司法所自查方式,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案卷评查。重点评查执法文书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超越权限审批等问题。再次是外部协作,提升执法监督透明度。积极与政法委、检察院对接,联合开展执法规范化检查,全覆盖检查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刑事执行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黄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