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在外学技术 回乡带共富
来源: 汝成敏 杨阳 2022-08-23 16:19:37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眼下正值瓜果飘香的季节,走进利辛县孙庙乡富民村焦统利的葡萄种植园,一串串圆润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果香。葡萄园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包装、装箱、发货,一派繁忙景象。

“你看看这树上的葡萄多喜人,每天都要往县城商超和水果批发商那里送,附近很多的村民也过来采摘、购买,根本不愁销路。”种植园负责人焦统利介绍到。孙庙乡富民村焦统利的葡萄园占地35亩,种植的主要是“夏黑”品种,汁多、味美、产量高,更重要的是,“夏黑”品种属厚皮葡萄,更耐储存、易运输,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今年是焦统利种植“夏黑”葡萄的第4个头,每年7月底成熟,现在葡萄亩产量4000斤亩,亩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我园里的种出来的‘夏黑’葡萄色泽纯正、口感清甜,这与我前些年在山东打工学到的技术有关。”说到葡萄,焦统利就是一个专家。

image001

据了解,焦统利以前在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地——山东大泽山的葡萄种植园里务工。务工期间焦统利勤奋、好学,几年间掌握了葡萄的田间种植密度、修花保果、树体负载量控制等各项管理技术,2016年技术学成之后,焦统利便回乡流转土地,建设了这个葡萄种植园。直到现在,焦统利还和山东那边的老板和同事保持着联系,遇到困难,可以直接向他们求助,所以葡萄园发展到现在,焦统利还没有在种植管理等方面出现过问题。

焦统利的葡萄园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近务工的机会,除草、松土、套袋、修枝、采摘、包装……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工人。葡萄园优先聘请土地流转群众,每人每天的工资80至100元,在增加他们务工收入的同时,更让他们学到了葡萄种植技术。

image002

“2023年我打算再流转20亩土地,种植阳光玫瑰品种。这几年的葡萄种植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勤地不懒’,只要踏实肯干,科学种植,效益会越来越好。”谈起未来的发展,焦统利信心满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孙庙乡通过“双招双引”政策吸引了一批在外的“新农人”回乡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企业,鼓励 “新农人”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为农户提供种养殖技术、生产经营理念等知识培训,带动农村本土人才破土成长,推动乡村产业竞相发展。(汝成敏 杨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