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胡集镇通过建设复合人工湿地等措施,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在胡集镇陈营新村复合人工湿地,一个“大三格”坐落在小河上,水中漂浮着成片的睡莲,河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排孔洞,干净清澈的河水从孔洞中潺潺流出。
“原来这个沟还窄,还脏得很,还臭,天天都不想出来,现在整理得还宽了,环境还好,这弄的青石路沿,多好看。”居住在附近的陈营新村居民马文英说道。
“这个以前是个臭水沟,经过村两委多次研究,现在建成人工复合湿地,水质也都得到了改善,群众现在也是非常满意。”胡集镇陈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传国说。
复合人工湿地是利用现有村庄内每户的小三格化粪池及污水管网,引流至大三格沉降池统一收集处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和生物的双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同时设置太阳能曝气装置,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在稳定态塘内增设太阳能潜水泵,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
“胡集镇结合陈营新村的实际,以陈营新村为试点,率先在全镇实施复合人工湿地建设,一方面是解决群众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改善周边水环境治理问题。”胡集镇副镇长姚刚说道。
随着胡集镇对人居环境的治理,不仅让以前的臭水沟不见,在环境变美的同时,陈营新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60岁的郭成文不仅家里收拾得干净、利落,也养起了花,他对现在村里环境的变化赞不绝口。
“原来我们这个污水都是往外倒,冬天结冰,夏天生蚊虫,经过新修下水道,管网,我们这卫生搞好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环境挺美的。”胡集镇陈营新村居民郭成文说。
据了解,这种复合人工湿地采用生态沟渠、稳定塘、潜流湿地等多种类型人工湿地组合来处理生活污水。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促进菌类附着生长,利用系统内微生物、植物、动物、土壤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废水,建成后的人工湿地也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下一步,胡集镇将以点带面,结合百村千塘治理,以陈营新村复合人工湿地为模式,向全镇推广这个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既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群众个人习惯,更改善了整体水环境。(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