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寿县:电商助力 乡村土货“飞”全国
来源:冯长福 2022-08-30 09:43:52 责编:许雅婷 喻寒松 夏朝阳

“这是我们当地的黄豆酱、菜瓜干、咸鹅,现在正在分门别类地装盒、装袋或装箱,明天上午寄往江浙沪一带。”8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寿县堰口镇“印象古塘”土特产电商网点,负责人朱纪叶边说边忙着给土特产打包。

“前一段时间,天太热,发货量小。最近天凉快了,发货量开始上来了,平均每天有200单左右。做腌腊制品、手工小菜经营的,秋冬季是销售旺季。”朱纪叶告诉记者,他在淘宝、拼多多上开了网店,专营当地农户自产的土特产品,去年销售额达到了200多万元。

“这阵子,我正在学习电商直播营销技能,多些营销方式,以增加土特产的销量。”开网店已有5年时间的朱纪叶说,他的理想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达人。

地处淮河南岸的寿县,辖25个乡镇280个村(居),人口有140万,是安徽有名的农业大县和旅游大县。近年来,该县抓住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聚力改革创新,积极引进电商人才和团队,推动县域电商产业发展,给特色农产品插上远飞的“翅膀”,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引擎。

发展农村电商,首先要夯实相关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体系。寿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先维告诉记者,2017年底寿县开建“互联网+”电商物流园,总投资4.6亿元,占地137亩,建筑面积近12.5万平方米,2020年12月正式开园。“园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入园企业共有99家。”

“全县已建成村级电商网点212个,其中便民服务网点179个,综合服务网点33个,实现电商业务功能全覆盖。”李先维表示,寿县助推电商经营者“成长”的激励政策也相当给力。“自2016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根据电商经营者的年销售额,给予1%到10%不等的奖补。真金白银的支持,极大地调动了电商经营者的积极性。”

为降低农副产品物流成本,助力农副产品上行,该县还依托电商物流园,建立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寿州云仓”,为全县电商企业提供免费储存、上门取件等服务,并在产品包装设计、网店运营指导、营销推广等方面,提供全流程免费服务。

寿县“互联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洪岩告诉记者,今年1至8月份,共有21家企业入驻“寿州云仓”发货,产品有大米、面粉、草席等20多种,物流快递成本普遍降低5%以上。

发展农村电商,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寿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每年要走遍全县25个乡镇,分批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年培训总人数超过2200人。“今年1至8月份,已培训1600人次。还要培育具有农副产品上行能力且年网销额不低于2万元的农村电商服务站33个以上。每年开展一次短视频大赛、一次直播大赛。”该中心负责人张磐介绍。

该县八公山乡张管村残疾农民王士兵流转荒山荒地种植红薯、玉米近百亩,还散养土鸡千余只。看到农村电商火热的发展势头,他也想通过电商渠道,把自家农产品的销路拓宽。

“今年我已参加了三次电商培训,接触到很多新的理念,学习了不少专业技能。”王士兵说,授课老师采用理论宣讲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电子商务特点、网络交易操作、抖音直播带货、视频拍摄技巧、产品宣传等方面的知识及实战技巧,有些操作环节还手把手地指导。“红薯开始收获了,我准备尝试一下利用抖音短视频卖红薯。”

在大力创建省级电商示范镇、示范村的同时,寿县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培育农村电商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每年培育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2家。

位于寿县安丰镇的安徽亮中亮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核桃、巴旦木、碧根果、夏威夷果、开心果等坚果加工、仓储、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也是安徽知名的援疆企业,每年全疆采购核桃约3000吨。近两年,该公司每年在阜阳市颍州区、长丰县、全椒县等地,也要采购碧根果数十吨。

“产品销售上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阿里1688平台开了批发店铺。”该公司负责人吴量告诉记者,目前还是线下销售为主导,年网销额只有500万元左右。最近,吴量的妻子仇巧巧参加了两次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的培训。“想搞直播带货,做大线上销售,争取今年的网销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电商凭借便捷、高效、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势,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升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就业。

“今年1至8月份,全县电商交易额35.1亿元,其中外销产品金额为8.9亿元。”李先维表示,寿县将不断加大对电商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抓好寿县大米、八公山豆制品等农产品品牌的培育,特别是“e品寿州”县域公共品牌的培育,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