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既是一座城市里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扎实推进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让菜市场环境更整洁,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合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标准化、清洁化、均衡化、规范化”,从“设施改造、环境改观、薄弱改良、秩序改善”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
自2018年起,合肥经开区全面启动菜市场提档升级改造民生工程,该区管委会先后投入上亿元改造升级资金。目前,已完成提档升级投入运营的菜市场12个,硬件设施全部达到“文明菜市”标准,均已通过合肥市级示范性菜市场验收评定,并获得合肥市级建设奖补3500余万元。
合肥经开区结合文明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对标文明菜市标准,针对市场内外部环境卫生问题,开展多轮集中整治,通过划定门前三包,加密保洁频次,及时清运垃圾,定期环境消杀,通过整治行动全区菜市场场容场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该区重点针对全区唯一临时立独钢构大棚市场,开展“一场一策”综合整治,会同相关单位划定门前三包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同时紧盯高刘三期示范性菜市场项目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加快完成项目施工,后续用于逐步替代大棚市场。
在合肥市级长效管理考核基础上,合肥经开区“双管齐下”开展区级全覆盖月度考核,同时以长效管理测评和文明创建为抓手,对标文明菜市标准,在菜市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文明菜市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市场动态管理过程中因规范管理不到位的各项问题。该区菜市场多次在合肥市长效管理和文明创建测评中荣获第一,并获市级长效管理考核奖补300余万元。
合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合肥市星级文明菜市认定标准》找差距补弱项,提升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精心组织星级菜市认定工作,全面巩固前期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实现该区现有存量示范性菜市场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讯员 潘家春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