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经开区:聚多方之力 筑就业桥梁
来源: 钟健华 王卉娟 2022-09-06 09:31:13 责编: 余红霞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是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惠民政策,蜀经开大力开展“促就业暖民心行动”,把切实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打造“三公里”就业圈、线上线下就业帮扶同向发力、整合辖区企业资源等有力措施,积极帮助辖区居民有效高质量就业。

打造“三公里”就业圈 实现精准智慧就业

努力让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通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在安徽省《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的政策引领下,蜀经开积极打造“三公里”就业服务智慧平台,社区居民只需进行自助扫码,完成线上简历信息登记,就能轻松实现精准智慧就业 。

求职者正扫描二维码注册“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

“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求职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进行信息登记,就能在线浏览企业发布的具体岗位情况,系统将充分结合求职者的年龄特长以及企业招工需求,进行精准职位匹配。“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成功构建了智慧就业系统,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让辖区居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蜀经开重点打造蜀麓苑社区、卓然社区和山湖苑社区为“三公里”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三公里”就业平台有效注册企业共943个,发布岗位7259个。

各社区双管齐下,积极宣传、广泛动员,通过电话和短信通知、在人流量大的场所发放宣传单页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动居民注册三公里就业平台,组织有就业意向的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拓宽自身就业渠道。

下一步蜀经开将继续完善三公里就业圈,以多种形式对接有就业需求的居民;此外,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发挥好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优化企业用工服务,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持续稳定地扩大就业,继续推动多家企业入驻平台,切实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及其他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帮扶高校大学生,搭好就业双选桥梁

“今年春招受疫情影响,找工作特别难,许多企业不能进校招聘,我们也不能出校面试。而且好多考试都推迟了,很多大学生都很焦急,大家的就业热情也普遍较低。”安徽大学2022应届毕业生孙欢欢谈到自己近半年的求职经历时,依然面露难色。

如何平稳踏入社会,完成身份转变?推动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重中之重的难题。

为破解该难题,蜀经开常态化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活动,举办“2+N”特色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开发区已走进省内多8所高校和多个社区,共动员243家企业参加,提供5628个工作岗位,收到简历2986份。同时蜀经开充分利用招聘旺季,联合安徽财经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招才引智进高校”专场招聘活动,搭建双向选择桥梁,回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帮助了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4434

请问

 实地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招工需求

332去

开展“招才引智进高校”专场招聘活动

受疫情影响,更多毕业生无法到线下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如何消除毕业生与企业间的障碍,也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问题。蜀经开针对企业需求,搭建“蜀经开线上招聘平台”,共150余家企业参与到平台中,提供就业岗位3324个,收到简历5879份。众多企业通过线上平台与毕业生积极交流,介绍企业发展概况和岗位需求,消除毕业生就业疑虑,最终达成就业意向,有效缓解企业用工荒和社会就业难题。

精准多措并举 助力困难群体就业

社区内有一部分就业困难群体,因为年龄、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无法在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样的就业困难群体不在少数,属于社区重点关注的未就业和困难就业人员。在“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中要做到社区居民全覆盖,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难题必然要妥善解决。

如何帮扶重点群体找到合适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蜀经开一方面充分摸排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做到就业困难群体信息全掌握、

帮扶全覆盖,另一方面也积极与辖区内企业协商,开发公益性岗位。

蜀经开联合多方力量,与一些重点企业积极沟通,整合岗位需求。截至目前,蜀经开与安徽银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发保安、保洁和后勤人员共计100个公益性岗位。在原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还新增疫情防控员、社区管理员、安全信息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此外,针对有强烈就业意愿但因疫情等原因失业的人员,蜀经开组织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会,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公益性岗位信息登记

下一步,蜀经开将对已经进行摸查的困难群体进行精准帮扶,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实现家门口更近更有质量就业,真正让暖民心促就业更有“温度”。(钟健华 王卉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