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走进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和谐村周其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满眼的绿意映入眼帘,葡萄架上一串串“绿宝石”挂满枝条,粒粒晶莹剔透、果香四溢。“总管家”周其贺正和工人们忙着摘剪、包装,将辛苦一年的劳动果实变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收获。
“阳光玫瑰”葡萄被誉为水果中的“爱马仕”,因为味道甘甜、果实饱满、色泽鲜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周其贺的种植大棚内,“阳光玫瑰”葡萄分别被套上蓝色、绿色两种袋子。周其贺告诉记者,套上不同颜色的袋子可以调节葡萄的成熟速度和色泽,套蓝色袋子的葡萄吸收阳光好点,会稍早一些成熟,套绿色袋子的葡萄成熟晚一点,但是能保证葡萄上糖足,甜度好,色泽也青绿诱人。
“想要收获高产优质的葡萄,科学种管是关键。葡萄管理属于一个精细活儿,产品质量的好坏和产量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严格控制园内葡萄的串行和产量,一串葡萄基本是60—80颗,这样才能保证葡萄的品质更佳、口感更好,当然收益也会随之增加。”说起葡萄种植,周其贺侃侃而谈。
2022年是周其贺大棚内葡萄树挂果的第四个年头,已进入盛果期。现在他的葡萄种植面积扩大至35亩,每亩产量可达3000斤。按照市场价格10元一斤计算,亩均销售收入3万元,一年销售总收入100万元左右。
据了解,周其贺以前在上海做小生意,虽然能挣点钱,但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经过深思熟虑,周其贺决定回乡创业。刚开始,他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试种,由于缺少种植技术,葡萄树长势并不好,正在周其贺着急发愁的时候,孙庙乡农技人员多次上门指导,周其贺自己也用心学习,悉心照料每棵果树,慢慢地葡萄树长势好了起来。
“阳光玫瑰”葡萄不仅为周其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方便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务工。
“我已经60多岁了,外出打工不好找工作,在这儿干活离家近,不耽误接送孙子上学,挣的工钱足够家里开支的。”正在葡萄棚里劳作的村民郑敏乐呵呵地说。
和谐村的脱贫户李兴叶2019年通过政府帮扶和周其贺技术指导,把自家的2亩菜地也改种阳光玫瑰葡萄,他说:“周老板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还常常来实地指导,我这个2亩地今年预计纯收入2万多元,整体效益很不错。”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近年来,孙庙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鼓励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汝成敏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