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从1990年工作以来,靠着对工作从未“缺席”的态度,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斗志和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她就是国网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的刘鸿雁。
业务精湛“女管家”
众所周知,财务工作可是项精益求精的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水平,更需要耐心细致的性格,一个小数点点错了,都可能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1990年12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刘鸿雁,带着青涩和梦想来到宿县供电局,正式步入财务工作的岗位,角色的转换,既是她人生的一次跨越也是生活的又一次挑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接触财务工作,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数字,确实让刘鸿雁有点“懵圈”,可是不服输的她决心从头开始,认真书写好每一个数字,认真做好每一张凭证。从一名小会计到财务部主任,一路走来她都是这样兢兢业业。
把好审核关口,是会计的重要职责,在日常记账处理账务时,她认真履行职责,将每一张发票,每一个小数点都审查得仔仔细细,从合同条款到支付约定、从票据填写到书写规范、从附件提供到规范合理,她总是能把管理风险隐患挡在门外。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2007年,经过不断学习,她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随着专业知识大量积累和实践反复历练,她的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逐渐由入行新手变成“行家里手”。
练好“金刚钻”,做好传帮带。刘鸿雁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认真给年轻人传授财务知识、填报技能,帮助年轻人理解领悟财务工作的各项要点、重点,积极认真做好帮带工作。
20年来,尽管总是加班加点,尽管每年春节她总是站到“大年三十”最后一班岗,但她依旧勤奋敬业、毫无怨言。舍小家,为大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可刘鸿雁却一直这样坚守着。
筑梦兰台“守护者”
1999年,宿州市档案局对宿州农电局档案室升级验收。为了提升公司档案管理质量,刘鸿雁调整到办公室,成为公司第一任专职档案员。从事档案工作期间,整理、归档了公司自1987年以来的所有档案,一干就是12年。
档案,记录了公司和电网的发展,承载了珍贵的历史记忆,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资产。然而由于专业性强,工作重复繁琐,令很多员工望而止步,但刘鸿雁却乐在其中。“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应该服从安排,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一开始刘鸿雁并不熟悉档案管理工作,但她欣然接受,积极迎接挑战。新的工作岗位,任务重、人手少,为了能够很快熟悉业务,“门外汉”的刘鸿雁在工作中认真摸索,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学习如何分类、如何编纂、如何装订、如何入册等等;工作之余,更是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很快地就适应了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了最佳工作状态。
工程项目档案一直是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的难点与重点,刘鸿雁坚持档案工作要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深入一线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跟踪和参与,加强现场的检查和指导力度,为公司多项工程创优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近几年配、农网改造工程的全面展开,她主动指导、督查配、农网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公司配、农网档案在刘鸿雁的积极介入下变得规范有序,她个人连续多年荣获“档案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实干笃行“耕耘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刘鸿雁履职尽责的诺言。2014年8月13日,刘鸿雁加入九三学社。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无论在哪里都能秉承一份热爱、坚守自己心底的那份责任与担当。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积极参加红色教育活动,学习红色精神,不断强化自身理论武装。
“作为一名统战员工,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她在公司召开“我为公司发展添动力”统战主题座谈会说道。
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22年以来,为夯实公司档案管理基层基础,落实落地上级档案管理要求,她主动对中心供电所进行低压客户档案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强兼职档案员档案业务能力,促使基层单位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水平提升,为公司发展“聚合力、添动力、增活力”。
生活中,她十分热爱读书,阅读的习惯从学生时期就养成了。每当工作闲暇,她总会迫不及待地捧起喜爱的书籍认真品读,家里的床头柜上,单位的办公桌上都摆满了她精心挑选的各类书籍。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时刻影响着家人、朋友和同事,2001-2002年获得“双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32年的工作生涯倾注了她所有的心血,也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刘鸿雁先后被评为“宿州供电公司劳动模范”;2005年获得“安徽省审计厅”的表彰;2007年、2009年获得“安徽省电力公司财务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安徽省电力公司优秀评标专家”。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如兰兮终不移。32年白驹过隙,但在刘鸿雁身上,不仅仅有激情燃烧的青年热血,更有余热生辉的老当益壮,“马不扬鞭自奋蹄”,对于已临近退休年龄的刘鸿雁来说,工作不止、奋斗不息,她将坚守“干一行就爱一行”工作初心,站好“最后一班岗”。(通讯员 吴慧慧)(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