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指导下,有序推进全市法院“七项重点工作”,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涌现了一批忠诚担当、勤勉敬业、公正为民、清正廉洁的先进人物。为激励合肥法院队伍与时俱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展现合肥法院干警良好风貌,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9月7日起,在全市法院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先进人物选树宣传活动,将陆续刊登30名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多维度展示全市法院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新作为、新气象、新形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17年如一日,在司法的行程中,她坚守法治初心,守护公平正义;17年莫等闲,在为民的点滴处,她恪尽法官职守、默默倾情奉献。她以柔弱的双肩担当着时代赋予的重任,肩负着“一站式多元解纷”建设和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她的身影在小区楼栋、在社区网格、在街头疫点、在防汛大坝、在庄严的法庭,时间的刻度是她坚守法治初心的长度,更是她司法为民的温度。“出发时未曾想过会攀上怎样的高峰,抵达怎样的终点,我只知道,奋斗就是青春应有的底色。” 她,就是包河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李玥玥。
坚韧,谱写担当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司法审判工作中,既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从容自信,又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意志,还要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踏实稳健。
“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拿到工资,感谢李法官尽心尽责!” 这是一位农民工在领到23587元劳务工资款后真情的感谢。原告秦某应被告胡某的安排,前往辖区内某工地做油漆工,完工后胡某一直未付劳务费,秦某无奈之下诉至法院。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1年8月7日,李玥玥接收到案件后,立即采取速裁“快”节奏模式,即时联系秦某沟通、核实案件情况,得知胡某失联,秦某亦无法电话联系上胡某,还希望法院能帮他解决眼下的难题。了解到基本情况后,李玥玥立即到辖区内户政大厅查询了胡某的户籍迁移资料及身份信息。主动和胡某户籍地所在社区对接了解其家庭情况,其后在社区干部的引导下,李玥玥与同事前后十多次来到胡某家,耐心疏导、启发、释法说理,着力稳定他的情绪,认真地与他交心谈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胡某最终心悦诚服地通过手机网银将欠付的工资款一次性转给秦某。
近年来,法院受理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基数大、类型复杂,调解开庭量、审判辅助事务量巨大,若是每个案子都需要在“怎么审、如何判”这个司法终极命题上犹豫难决,法官每天都将疲于奔命、不堪重负。李玥玥进入了速裁团队后,为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审判质效,她积极探索使用新型审判方式,对符合速裁快审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全部推广使用要素式审判,采用简式裁判文书,将诉讼程序化繁为简,加快审判流程。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南淝河大堤防汛任务,她主动请战,挺身而出,毅然投身于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中,白天审判开庭、晚上值守疫点、大坝。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2020年7月,单位组织体检时,她被告知颈部淋巴管长有实性肿块,要求她立即入院检查。但繁重的审判任务和7月突发的汛情,她坚守在防汛一线,始终没去医院检查。家中年迈的老母亲和爱人也多次想说服她,让她抓紧去医院就诊治疗。“你不顾你自己,不顾我们,你总要想想还有两个孩子还未扶养成人吧!”一直拖到12月,李玥玥的爱人向她提出最后的请求。她说,“再等几天,等我把年底的案件都处理好,再请假吧!”
2020年12月31日,在她处理完当年的全部可结案件后,这才提交了一份病假条。三天后,紧急入院径行手术治疗,主治医生术中用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将70mm×48mm肿块及附属组织切除,病房里主治医生几乎不理解的问到“从发现肿块到入院治疗,这近5个月的时间,怎么不早点来,肿块也不至于发展这么快!手术难度也不至于这么大!” 好在手术顺利,在家休养了仅仅2 个月,她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当问她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时,她潸然泪下:“基层审判任务重,错过了很多与父母、孩子团聚的时光,特别是父亲走的时候,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没能听到最后一句嘱托……”
2020年李玥玥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142件,结案率97.64%;2021年因手术病休两个月,在10个月的工作时间内审理案件904件,结案率99.45%;2022年1-6月审理案件715件,结案率94.97%。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各项审判任务。
真心,赢得民心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权力只有拿来为民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去年7月份,在指导社区网格调解的一起排除妨害案件中,双方系楼上楼下的邻居,小王家中的卫生间吊顶总是有渗水现象,为此多次跑到小赵家中吵闹。小赵认为自己已经涂刷了两次防水层,并不会导致漏水。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怎么让他们坐下来好好谈呢?
李玥玥知道,只有真心为对方着想、替他们解决问题,获取对方的信任,才有调解的可能。
她先是上门察看了两人的住所,大概确定了漏水的位置,又联系相关鉴定机构,问询对此类漏水点的排查及确诊是否需要破坏原装修地面及吊顶,同时又征询了建造师同学此类问题如何整改,在了解多方意见后,她觉得不能从传统就案办案的思维出发。“温情的调解远胜过冰冷的判决”她考虑到两人系邻里关系,且双方均是80后,刚成立小家庭不久,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还长呢,最好还是让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谈怎么解决漏水问题。
她综合多方专业意见后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告诉他们这种方案不仅不需要铲掉楼上的地砖,而且又能确保漏水点不再漏水,一次性整改后还可以至少质保十年不再发生二次漏水。两人听后不但握手言和,而且争着要把整改方案的费用归由自己负担。真心总归会被感知,一切都是值得的。拿到调解书,双方一再邀请她能够可以一起吃个饭,表达下双方的谢意。她都婉言谢绝了。真心换真心,司法为民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温暖到群众心里。“你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会感受到的。”李玥玥说,“作为法官,我有责任让人们对法治有信心,也有责任让胜败的当事人都敬畏法律。”
专注,所以专业
专注才能成功。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知道如何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自然会从周围的人中脱颖而出,才会做到专业。
2021年5月起,包河法院开展“法官进网格”活动,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李玥玥作为“法官进网格”活动的总调度,从梳理全区782个网格开始着手,实现法官全部一一对应网格安排下沉。她作为包河区烟墩街道惠园社区的网格法官,率先与惠园社区共建“惠解忧”工作室,由她本人担任该工作室的专职网格法官,利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培育、孵化、指导社区调解员队伍,真正发挥好稳定基层社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物业公司欠我的清运费迟迟不给,你们社区管不管啦?”4月8日上午,张先生来到包河区惠园社区党群服务站,反映辖区内某物业公司欠付其清运建筑垃圾费用的情况。经了解,自去年3月起,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陈某联系到张先生,称该小区需要清运装修建筑垃圾。此后,近一年的时间,在小区需要集中清运垃圾时,陈某便微信与张先生联系安排,但清运费用却在去年9月之后一直未予支付。后陈某离职,张先生再去找物业公司索要清运费用时,工作人员均以未经手此事为由不予办理。张先生一气之下,跑到社区党群服务站要求给评评理。
网格员获悉此事后,立即联系该物业公司负责人,带着双方来到 “惠解忧”调解工作室进行现场调解,同步联系“网格指导员”李玥玥来工作室给予法律指导。李玥玥梳理了双方的矛盾分歧,发现双方在费用金额上存有差异陷入僵局。在查验了清运交接单,并分析推理后,物业公司负责人对清运总数额就清晰了,于是现场转账清结了全部清运费用。至此,张先生长舒了一口气:“没想到我这几千块钱的事情还能在家门口见到法官断案,感谢法院、谢谢社区,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钱!”
找法官不用去法院,在社区就能找;解难题不用找熟人,一键扫码秒上传。“惠解忧”工作室也成为合肥市首个“分层递进”四级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室,实现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的新探索。根据社区的需求,李玥玥不定期到“惠解忧”工作室指导化解疑难复杂纠纷。2021年5月以来,成功化解纠纷12件,正在推进解决纠纷8件,服务群众300余人,在家门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破局,构筑新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河区法院收案数、结案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基层法院之首。“白+黑”、“5+2”成为工作常态, 但法官日益增长的辛苦指数未能换来收结案的动态平衡, 整合优化解纷资源迫在眉睫。李玥玥作为多元解纷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为积极推进“诉源治理”、“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她组织筹建“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中心”,通过不懈推动,中心现已陆续进驻了商会调解中心、商联劳动争议调解、华衡老年维权和调解、合肥市物业管理协会、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等13类14家专业化调解组织。
2020年6月,该院新聘请特邀调解员81名,由她组织新任调解员岗前培训,并指导诉前调解工作。新任特邀调解员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成功化解诉前调案件17309件。
她本人撰写的诉源治理推进工作、诉前调解工作经验连续多次在《中国审判》、《中宣部学习强国》、《人民法院报》、《安徽日报》、《安徽法制报》等数十家媒体刊载,并组织特邀调解员提供素材、案例,通过包河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辟特邀调解员专栏《今天我当班》,全方位、多渠道、广视角展示了特邀调解员的诉前调解工作。
此外,她还积极主动与区司法局磋商协调,到辖区内12个街镇级调委会、7个警民联调室上门传授调解工作经验、培训对接事务流程,将诉调对接网络组建成由点及面的“辐射式”调解机制,让纠纷解决渠道从“一枝独秀”发展到“百花齐放”。
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有的是踏踏实实的履职尽责、默默无闻的真诚奉献。在最美的年纪没有太多诗和远方,囿于卷宗中,处在法和情理之间的平衡,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声音不够远、自己的力量不够大,但是她坚守心中的那束“光”,在创新实干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与众多的法官一起,用经手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份卷宗、化解的每一个纠纷,一点一滴地推动中国法治的进步。(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