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居环境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全力推动村庄清洁行动,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等多举措发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新农村,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康养庙前”缓缓展开。
坚持党建引领,耕好“责任田”。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划分党员责任岗和责任区,在村口显目位置设立“党员责任岗”公示牌,公示党员负责的具体区域和内容,以党员联系群众为“纽带”,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自觉养成爱环境的良好习惯。以“党员责任岗”为抓手,责任到人到段,从细处着手,开展常态化巡查,随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的措施,完成的具体时间,面对面解决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问题难题。组织群众定期对房前屋后、室内卫生、村庄道路等进行集中清扫整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抓不懈。
坚持群众主题,凝聚“向心力”。美丽的人居环境需要靠全社会来监督,在发挥集镇市容队常态化巡查机制的同时,结合各村监督委员会成员、两小组长组织党员群众组成的检查小组,采取每日多次巡查方式,实现村庄周围、公共区域、农户问题“动态清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对各责任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进行照单点评,以评促改,共同提升。宣传各地各户好经验好做法,把“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理念送进千家万户,自觉维护文明形象,助力乡村“颜值”再提升,打造出生态、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大大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坚持问题导向,下好“一盘棋”。通过微信群、乡村大喇叭、召开村民议事会以及入户动员等方式宣传爱护人居环境的浓厚氛围,加深村民对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了解和认可度。结合党史学习“我为群众办事”实践活动开展,倾听群众心声,收集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堵点、痛点、难点和断点,查找人居环境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的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与环境整治“双促并进”。全面推行村组干部的考核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挂钩,创新建立积分奖励机制,每月按照积分高低给予精神奖励或一定的物质补助。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发挥作用的人居环境整治合力,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坚持因地制宜,做好“全覆盖”。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要求,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针对村庄清洁存在死角盲区,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自然村共同参与的全域覆盖农村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让党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村民群众自发参与到整治人居环境行动中,形成全民参与的共治格局。针对个别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够强的问题,组织农户集中整治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环境,有效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让村民在比较中提升素质,日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庭院“小美”助推农村“大美”。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环境基础。(张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