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东源村,满目葱茏。粒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大大小小的瓜蒌挂满了藤架;一排排竹篱笆编制的“小花园”“小菜园”整齐划一地站立在房前屋后;一丛丛百日菊争相开放,从村民家门口一直延伸到主干道上,把村子点缀得格外美丽。这是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全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一处缩影。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归属感,东源村从扮靓“面子”、做强“里子”、夯实“底子”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强化全民参与,开启人居环境整治“美颜模式”。
擦亮“面子”,提升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是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仗。近日,东源村掀起以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的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热潮”。成立了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广大村民共同参与到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中,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清除私搭乱建、清理残垣断壁、铲除卫生死角,积极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以及“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日常管护的热情,引导村民“参与管、一起护、共同督”,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支持环境整洁、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做强“里子”,引领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既要扮靓环境整治的“面子”,也要铸魂文化振兴的“里子”。东源村依托“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户”“最美青阳人”“优秀志愿者”“乡村好人”等评选活动,并设置“红黑榜”,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无私奉献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选树身边典型榜样,运用榜样力量,积极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实现“面子”和“里子”的和谐统一。
夯实“底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东源村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的方式,不断完善机制,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统筹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相衔接,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还田资源优化利用,彻底解决了农村污水横流、沟渠恶臭现象,促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所有村民组道路硬化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22.85公里,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的美好愿景,让农村成为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通讯员 徐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