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高粱熟。近日,走进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和谐村的高粱地,红红的高粱,映红了天际,摇摆在风中,染了秋天,染了季节。
硕果累累 红高粱映红好日子
一大在,和谐村村干部李国就来到自家的高粱地查看长势,“2022年是我家第一年种高粱,多亏了农技站站长和科技特派员的指导,这一田高粱长得好,穗大结实,拿着压手。我种了170亩红缨子高粱,目前已经收割了50亩,亩产量都在800斤以上。”李国美滋滋地说道,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高粱的这场丰收期盼已久。
“我2021年只种了10多亩,一亩能够卖1000多块钱。在2021年的基础上,2022年我又扩种了20多亩,从目前的长势来说利润应该比之前更高。”无独有偶,尝到高粱种植带来的甜头还有和谐村李大鹏,以往他都是在外地务工,由于近几年疫情原因,他就留在家里种植高粱。2022年他又增加了20多亩种植面积,现在已经开始收割。
说起他们种植高粱的经历,还是在同村好友李祥的劝说下才尝试种植。李祥告诉他们,种植这个高粱,收购的公司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可以说从种到收都有技术人员提供指导。
李国告诉笔者,由于灌溉及时,管理到位,种植的红缨子高粱每亩地能收入 2000多元,比2021年种其他大田作物一亩地多收入1000多元。
而且高粱秸秆经过处理还能还田,提高土地肥力,2022年下半年,他计划趁着村里面实行“两块田”政策,多流转土地发展高粱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订单种植 减了忧愁增了收入
“对于我们这样的老农民来说,丰收不丰收,销路是关键。我带着同村的几个村民一起发展种植红缨子高粱产业,贵州茅台酒厂也跟我们签订了收购协议,酒厂按照每斤2.8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等这几天把剩余的高粱进行收割,再统一进行出售。”和谐村李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祥一边看着自己的高粱一边说,“2022年高粱的市场行情很好,这几天茅台酒厂的客商,一直在微信上与我对接高粱的供货事宜。”
据李祥介绍,往年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就苦于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经常出现高产低收入,现在有了企业订单收购作支撑,农民种植的高粱“不愁卖”。
收购企业为农民提供从种子到收购“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户种得出、种得好、有销路,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难题。而且红缨子高粱具有抗旱耐涝、易存活、成本低的特点,经过农技站工作人员和科技特派员的指导,村民种植的红缨子高粱大丰收,颗粒饱满、颜色鲜亮、杂质少,都是优等高粱。
面对前景,李祥表示,“下一步,我打算继续带领着和谐村及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
机械强农 助推产业迈上新台阶
在和谐村的高粱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高粱。高粱收割机、圆捆打捆机、秸秆粉碎机等各式各样的农用机械在地里面工作;在李祥农机专业合作社里面,工人们忙着将源源不断送来的高粱进行晾晒、烘干、筛选、装车。党总支书记李明感慨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农业生产从传统人力收割到当前机械化管理,农机具早已成为农业农村生产的“主力军”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好帮手”。
这十年来,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利辛县孙庙乡紧紧抓住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农业方面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及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并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种植规模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大的内生动力,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让乡村更美,让农民“钱袋子”更鼓。(张海龙 代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