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张村镇:小小绿胖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源: 张涛 2022-09-23 10:05:41 责编: 陈亮 武长鹏

仲秋时节,走进安徽省利辛县王寨村西葫芦种植大棚里,一眼望去全是大片大片的绿叶。绿叶中点缀着朵朵黄花,盛开的黄花下,躺着一个个身着绿衣的“大胖小子”,这是基地里的“新宠儿”西葫芦,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采摘。

image001

西葫芦,又名菜瓜、三叶瓜,果形较小,果实呈圆筒形,果面平滑,以采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而深受人们喜爱。

在王寨村的西葫芦种植基地里,西葫芦长势喜人,采摘工人们挥舞着小刀,忙碌地进行采收,采摘、搬运、分拣、装箱、称重……整个流程行云流水,基地里一片繁忙,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我们基地种的西葫芦品种,从播种到采收大概只要32—35天,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农户当天采收的西葫芦经工人分拣后,当天就发到附近县市农贸市场去。西葫芦亩产可以达到4至5吨,因为这个瓜长得比较快,每天都要采收。”西葫芦种植基地负责人马宇龙说,

image003

“大家认真选,挑个头大的采摘,根茎部朝外放,大小分类装箱,个头大的优先装箱摆齐。”马宇龙一大早就来到地里,指导村民摘瓜、装箱。

据悉,王寨村西葫芦种植基地通过完善“棚地产”经营方式,创新“夏错峰”种植技术,打造“全循环”发展模式,开展水肥药膜“四节”方式。“目前西葫芦种植大棚每天可采摘西葫芦800公斤左右,收入2000多元,收入很可观。”基地负责人马宇龙说,“2021年至今,基地吸纳周边大量劳动力务工,蔬菜大棚变成‘致富棚’,既帮助家门口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又带动村民们创收增收。”

“你看,这西葫芦长得多好!一个个小绿胖子,看着就喜人。我家住的不远,每天来这务工,一天能挣60块钱,种菜的活轻巧不累人。”62岁的村民王凯庆笑着说。

致富不忘乡亲,马宇龙凭借自身的西葫芦种植经验和技术带领更多村民致富,扩大种植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大棚种植路子,也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image005

“我们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蔬菜产业发展得到优质、高效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同时拓宽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以蔬菜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张村镇乡村振兴负责人蔡帅祥说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张村镇依托当地气候优势、水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特色农作物种植。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产业兴旺为引擎,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张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