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黄湾乡
黄湾乡:高粱红了富农家
来源:葛晓军 2022-10-08 16:23:53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夏朝阳

金秋时节,走进凤阳县黄湾乡黄湾社区渡口村民组,一大片高粱地已被秋风染成了红色,一株株高粱颗粒饱满,压弯了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今年我种了500余亩高粱,品种主要是红糯16,受前期干旱影响,今年产量较往年略有下降,预计每亩900斤左右。按照每斤2.8元来算,每亩可实现2500余元收入,品质突出的每斤甚至可以卖到3元,经济效益很不错!”种粮大户李新悦言语中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在种植高粱之前,李新悦一直从事粮食贸易工作,在了解到酿酒企业对糯高粱的需求很大时,她便筹备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在五河县和周边县市流转土地尝试高粱种植。合作社对土地进行集约管理,进行高粱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生产,收获的高粱直供酒厂。据黄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保旭介绍,高粱种植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有企业订单收购做支撑,还有最低收购价作保障,种植的高粱不“愁嫁”。此外,按照协议,每亩地还能给村集体带来30元的收入。

实现规模种植生产,精准与市场对接,既支撑了企业发展,更惠及了当地百姓。“我把8亩地都流转给了种粮大户,每亩地保底价600元,这一项收入近5000元。另外,高粱种植、管理、收割都需要劳动力,劳动一天能有70—100元不等的收入,还可以免费学习种植技术,一举两得!”脱贫户黄群说。

黄湾乡地处沿淮地带,是典型的农业大乡。这里土地平坦且集中连片,水源方便,耕地面积达3.8万余亩,种植条件优渥。过去这里习惯于种植玉米、大豆、花生,但是连年的种植使得作物产量下降。2022年,部分村通过土地流转,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在确保农民收益的情况下,尝试种植高粱,经济效益明显增加。“高粱种植成本低,技术要求也不高。以前种植玉米每亩只能有七八百元的收益,而高粱的收益直接翻倍,毕竟增产增收才是硬道理!”黄湾乡农技站负责人赵之矿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与黄湾社区一样,在该乡梨园村、大新村也有农户集中连片种植高粱近百亩。近年来,黄湾乡充分发挥沿淮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发展土地流转和“企业+农户”结合的路子,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光伏发电区、豆制品加工和配送区,突出抓好大豆、蔬菜瓜果种植、花生等特色农业。尤其是种粮大户采取订单化种植方式,有效规避了风险,收入稳步提升。2021年,黄湾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亿元,通过“一卡通”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435.97万元,种养业补贴18.05万元,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

下一步,黄湾乡将在原有种植技术上,通过典型带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扩大高粱种植面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葛晓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