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临泉新闻
千帆竞发浪潮涌 | 临泉县十年来以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来源:赵怀勇 2022-10-17 17:42:30 责编:许雅婷 许梦源 张波

从精神萎靡不振到干群斗志昂扬,从生活极度贫困到收入得到保障,从基础设施匮乏到民生持续改善,从贫困人口基数庞大到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十年来,临泉全县上下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气概、敢为人先的拼搏干劲,实现2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目标。从脱贫到振兴,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脱贫之后的临泉,正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行进在全面加快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沧海横流显砥柱

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临泉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毅然扛起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踏上甩掉贫困帽子的征程。

摆脱贫困是历史赋予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临泉县凝聚帮扶力量,建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双培一树”行动,积极把产业发展带头人发展为党员,把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全县361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本地致富能手76人,占比21%;制定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8条,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论坛,通过面对面交流推进经验共享、问题共商、难题共解;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围绕“脱贫攻坚成果怎么看、乡村振兴推进怎么干”开展学习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准航向;全面提高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其中村两委正职年基本报酬不低于乡镇领导班子副职上年度基本工资的平均水平,调整后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年平均增加1.35万元。

同时,临泉县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继郑合高铁在临泉设站、阜新高速公路老集出口、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后,临泉垃圾发电厂一期、二期项目如期投入使用,累计投资75.8亿元共建临庐产业园,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8个,各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或协调资金达9300多万元。该县还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扶贫基金会,吸纳爱心企业280余家,接受捐赠6400万元。

临泉县紧密结合实际,聚焦精准方略,落实脱贫攻坚政策举措。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收入状况等,该县将贫困户分成A、B、C、D四类,推行“3+2+N”政策享受模式,防止引发不公;开展公职人员亲属专项清理;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6.5%;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落实“351”“180”等政策,共报补490.2万人次,报补资金17.19亿元;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投入资金4.95亿元,危房改造2.36万户,完成2430人的易地搬迁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4处。

为斩断贫困根源,临泉县立足长远发展,着力在精准阻断贫困发生根源上下功夫,突出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该县下大力气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整合各类资金50多亿元,建设国省县乡干道3769公里,投入资金1.5亿元修建入户巷道2360公里;投入9.1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1532个,网络通达率达到100%;突出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加快天邦、绿帝、宝临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建设以晋煤中能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园、以锦荣皮业为龙头的皮革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全县服装加工、电子企业等劳密企业近900家,建设封神魔幻之都、格林童话世界等重大文旅项目;全面夯实教育基础,全县累计投入一般公共教育经费156.17亿元,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教育均衡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面改善医疗条件,新建、改建、扩建村卫生室93个,乡镇卫生院13个,增加卫生院床位数653张,脱贫攻坚期健康脱贫覆盖人口148353人。

万山磅礴看主峰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是临泉县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面对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临泉县全方位发力,织就脱贫返贫防护网;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有效整合公安、民政、医保等部门数据信息,全面核查比对,及时发出致贫返贫预警提醒,以数字赋能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建立防止返贫“吹哨人”机制,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乡贤建立网格化包保体系,“吹哨人”结合民众自己报告及其他预警线索,靶向入户排查,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发现及时、响应迅速、帮扶到位。

创新“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临泉县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也利于推广的脱贫路径。强化园区带动,最大化发挥园区产业辐射功能,将产业链重点向村延伸,吸收困难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强化企业带动,对吸收困难群众就业的经营实体落实补贴,鼓励困难群众以现金、土地等方式入股,获得分红收益;强化合作社带动,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困难群众参与经营;强化大户带动,鼓励种植大户优先流转困难群众土地,并吸纳困难群众参与田间管理;动员加工大户送订单、送材料、送技术上门,帮助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居家增收。强化自主发展,举办畜禽养殖、蔬菜种植等培训班,鼓励支持脱贫户和“三类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产生于临泉,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被全省大力推广,并在临泉不断深化拓展。

就业是增收的关键,让更多贫困群众有事干、有收入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临泉县逐村逐户逐人摸排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建立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定期进行监测分析、动态更新,重点掌握未就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就业需求、技能特长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就业监测、用工需求等情况,依托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等平台开展专业化培训,引导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21年开展脱贫稳就业培训29班次,培训合格1174人。广泛开展“送您上岗”活动,帮助有条件的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落实双向激励政策,既对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的经营实体进行补贴,也对到经营实体就业的脱贫劳动力给予岗位补贴;发挥就业帮扶车间、双创车间等载体作用,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开发保洁保绿、环境治理、秸秆回收等岗位,优先安置脱贫人口中弱劳力就近就业。2021年全县脱贫人口实现就业9.68万人。

潮涌大海山河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临泉县在不断巩固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把目光紧盯在农村、农民、农业上,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临泉县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构建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向全县99个村选派第八批驻村干部297人,127家省市县帮扶单位定点帮扶135个村。在全省率先制定县级层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方案》,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

此外,临泉县还建立了村组网格,实现所有农户全覆盖。建立健全县直行业部门数据共享的预警监测机制,组织全县1100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对现有“三类户”进行联系包保,探索建立“财政+保险+农户”防贫保障机制,2021年,县财政投入918万元为5.27万户低收入群众购买“防贫保”。

为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临泉县健全综合保障、增收发展、资金资产管理三项机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全面加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质量监管,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运营机制,实现“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推深做实产业帮扶,2021年,实施产业项目14个,使用衔接资金2.41亿元,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2.67万户,拨付奖补资金5333万元;推深做实就业帮扶,2021年,692家企业带动建档立卡已脱贫劳动力就业3436人次。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395个、扶贫公益岗1.2万个;推深做实消费帮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县认定289个产品销售额达1.89亿元;加强资产运营管护,清查出2013-2020年度形成的扶贫资产36.78亿元,逐一落实管护责任人;加强搬迁后续帮扶,先后谋划实施项目20个,不断改善安置区人居环境和管理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是农村的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临泉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全力加快振兴步伐。2021年,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发展品牌粮食6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大力推进天邦5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柳桥禽一体化、薯世家红薯深加工、山核桃产业园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强农业质量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动”,2021年,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5个;实现县域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212公里,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2021年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全国最美家庭”1户;广泛开展“送戏下乡”、乡村春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改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9个;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任务。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多元化调处矛盾纠纷1862件;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整合视频监控1.49万处。2021年临泉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办结群众投诉107件;持续巩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投资1.5亿元,新建中小沟桥涵604座;投资1.27亿元,实施农网项目238个;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建设乡村智慧学校118所,改善162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年达到1.08亿元。

振兴在路上,奋斗不停歇。临泉县正以冲天的干劲和别样的风姿,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行……(赵怀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