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临泉新闻
十年风雨兼程 临泉县医疗卫生事业托起全民健康梦
来源:赵怀勇 2022-10-21 09:28:52 责编:喻寒松 夏朝阳 实习编辑 任朵朵

从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到拥有数十家三级、二级医院;从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到医共体、医联体立体式发展;从生了病不是硬熬就是远走北上广,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十年来,临泉县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医疗卫生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临泉县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进一步筑牢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础,构建了人民健康的新网络,托起了230万人民的健康梦。

补齐短板强基础

针对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临泉县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全县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县级公共卫生大楼、肿瘤病房大楼、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和医养院建设。

为解决基层群众的就医难题,临泉县不断优化乡镇、村医疗卫生条件,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和办公用品的配置,提升乡村两级医疗服务能力,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845台。临泉县还投入2817万元,对66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卫生室建设总面积达62399.6平方米。

临泉县紧紧围绕县外转诊率靠前的病种,不断加强重点学科、核心专科能力建设,制定县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依托县医院稳步推进“五大中心”建设,2019年,县医院胸痛中心标准版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卒中中心获得省卒中防治中心授牌,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经市卫健委已批准,创伤中心正在积极创建。全县医疗机构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持续上升。

截至2021年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584家,包括医院23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乡镇(街道)卫生院33家,公共卫生机构4家,村级卫生室39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血液透析中心1家,其他医疗机构122家。其中,3家乡镇(街道)卫生院为二级综合医院。

到2021年底,全县实有床位数9760张,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按165.8万计算,下同)实有床位数5.89张。

2022年,投资2.8亿元的妇幼保健院新建业务大楼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3434㎡,设置病床495张;投资1135万元的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330㎡,设置病床84张。

2012年至2022年,临泉县新建、改建、扩建村卫生室93个,乡镇卫生院13个,增加卫生院床位数653张。

针对新冠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临泉县还不断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全县拥有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5家、检测方舱3个、检测车1辆(最大移动检测量达到36000份)、检测实验室5个,日检测能力已达5.88万单管。

广纳人才强保障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一支一心为民、医术精湛、品行高尚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十年来,临泉县坚持把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的教育、培养、引进工作,多渠道扩大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基层卫生计生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和考核招聘力度,落实“县招乡用”,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了医技人员力量。

临泉县牢固树立唯才是举的理念,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2017年,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编内公开招聘352人,编外招聘99人,县外引进医疗技术人才16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0人,乡村医生培训600人。2018年,开始实施卫生人才“5211”工程,每年引进、培养5位正高、20位副高、100位中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派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1年,发放奖励资金140.3万元,207人获奖。2019年,招聘卫生计生人员175人,引进硕士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5人,落实全科医生培训45人。副高以上职称28人,县财政投入167.6万元用于262名卫生人才奖励。2020年,县财政投入资金7.3亿元,实施卫生项目9个,引进专业人才310人。

临泉县高度重视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工作,2017年投资150余万元,对乡村医技人员分期分批集中轮训,累计培训16期共1168人。2019年,选派84人参加市级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训乡村骨干医师138名,并组织开展乡村医生培训51次,培训乡村医生1609人。

目前,临泉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156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92人;执业(助理)医师3248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96人;注册护士375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26人。全县床护比1:0.38,医护比1:1.16。

整合资源强服务

在强化内功的同时,临泉县还积极引进外部医疗资源,注重抓重组、多合作,构建医联体建设新机制,着力探索县乡村三级医疗机制,创新医改制度,构建医疗体系,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临泉县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了《临泉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方案》,组建三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强化紧密型医共体工作调度推进,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积极推动下,2017年6月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泉县人民政府对口帮扶合作签约挂牌仪,在临泉县人民医院南区举行,这标志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临泉县人民医院合作共建项目正式启动。北大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每月固定时间北大医院选派骨干医生到县医院开展诊疗活动,帮助提升医疗水平。

此后,省妇幼保健医院托管了县妇幼保健医院,固定专家团队到省妇幼保健医院临泉分院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培养新人才,提高临泉县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阜阳市人民医院托管宋集中心卫生院,帮助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县中医院通过二甲中医综合医院评审,老集、宋集、鲖城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深化与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安徽中医大学附属一院托管县中医院。通过建立医联体,临泉县引进了优质医疗资源,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为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临泉县全面实施分类免费救治,做到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销号一例。实行巡诊服务到村制度,利用“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村入户,逐人进行诊疗,制定诊疗方案,对常见的前10种慢性病,遴选出65种常用药品,配送到村,方便贫困人口购药。在脱贫攻坚期间,健康脱贫覆盖人口累计148353人。

加大宣传强预防

临泉县牢固树立卫生健康新理念,把防未病、治小病作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2017年9月12日,临泉县召开“健康临泉”工作动员会,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推动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新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全面小康。制订《“健康临泉”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促进、健康运动倡导、健康环境整洁、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保障提升”六大行动。

为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思想认识,临泉县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在健康主题日(月、周)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临泉行动,开展送“卫生下乡” 义诊、咨询服务活动,引导公众牢固树立“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健康知识,开设“健康临泉”新浪微博、公众微信号网络平台、移动短信客户端平台,发送健康短信。在县电视台开设《健康有约》栏目,在“949交通广播”开设健康专家访谈栏目,在县政府官网开设“健康临泉”专栏,广泛宣传疾病预防和健康生活知识。推行“一病两方”(诊疗处方、健教处方),为广大群众发放9种健康教育处方,补齐患者健康需求的短板。

为把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临泉县组织106名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和433名县乡村三级宣讲员进乡村(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教堂,开展传染病、慢性病、常见地方病等疾病防治方法,心理、口腔等健康知识,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安全的宣讲,提升群众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不懈努力,临泉县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8.26%升至2021年的22.25%,得到大幅提高。

临泉县还深入推进卫生镇村、卫生单位、健康单位建设,大力开展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共有省级卫生镇2家,省级卫生村6家,市级卫生镇1家,市级卫生村(居、社区)12家,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4家,市级卫生先进单位34家,健康学校50所。深入开展控烟行动,目前,全县共有153家无烟单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均设有戒烟门诊,实现创建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赵怀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