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岳西新闻
石关乡:“委员工作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柳永林 2022-10-23 12:47:43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夏朝阳

近年来,岳西县石关乡政协工委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创新性设立了“委员工作室”,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打通委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协商于民,打造“一宅两院”民宿新模式。为充分发挥石关乡清凉避暑的地理优势,破解乡内民宿“小、散、乱”难题,提升民宿整体发展水平,今年以来,乡政协工委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县内10余家民宿走访调研,先后3次到合肥农道公司对接民宿发展工作。经研究分析综合区位因素,首选在该乡马畈村黄屋组为先行试点。4月20日晚,乡政协工委召开基层协商会,政协委员、专业设计团队、部分群众代表、乡村干部等30余人参加,在广泛听取群众及专业团队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石关乡“一宅两院”民宿发展新模式,即:利用农户现有住房进行改造,一户民宅、两个院落,一楼群众自己居住。目前该项目已由合肥农道公司统一风格设计、统一标准施工,统一规格运营,首期3户已经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营,预计将创造20余个就业岗位,群众每年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协商为民,出台白喜事“321”新村约。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切实减轻群众负担,针对群众反映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在办理丧事中大搞封建迷信,大量请道士超度念经等突出问题,乡政协工委积极发挥驻乡市、县政协委员李奕木的引领作用。6月7日李奕木委员召集部分群众代表、村干等20余人就移风易俗、丧事简办进行协商议事,并根据协商成果建言献策。目前,全乡移风易俗成效明显,白事大操大办得到遏制,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点烛夜读,建设“书香政协”新讲堂。为进一步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储备一批懂政策、会协商的人才队伍,乡政协工委坚持每周举办一期“烛光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交流碰撞思想,提升整体水平。自今年3月份以来累计举办22期,200余人次参加,从《遥远的救世主》到《平凡的世界》,从《明朝那些事儿》到《红星照耀中国》,从《目光》到《活法》,古今中外、题材多元、风格各异,在分享互动中提升、进步、成长。

老有所乐,每逢佳节送祝福。在每年重要的节假日,乡政协工委都会组织政协委员及相关人员邀请各界人士,通过送春联、包粽子、做月饼等方式,为老人们送去快乐与祝福。今年春节,邀请省书法院、县书协的书法家们齐聚石关,为乡老人们开展“笔墨凝书香,新春送祝福”活动。端午时节,自己摘箬叶、买糯米、包粽子,将做好的粽子送到敬老院,送去祝福、送去安康。今年的中秋佳节,又逢教师节,在双节同庆的日子,乡政协工委邀请退休老师、度假游客、独居老人等参与到做月饼的活动中,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同时,乡政协工委还举办首届石关好声音,让广大老年人有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以“两商”促“两山”,人居环境全域提升。乡政协工委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职能,通过调研走访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协商讨论出以“一镇三地”目标为“设计图”,以“1+8+N”机制为“施工图”,以马畈石关一体化人居环境整治为“样板图”,实现人居环境全域提升。采取EPC模式,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完成马畈至石关旅游环线等交通基础设施,串联了国家体训基地、省直机关干休所、清溪行馆、金钱松大道、鹭鸶河等重要网红打卡点,保留以乡村风貌、特色产业、山水生态为核心的“石关特色”乡愁记忆。建立人居环境提升月调度、季考评、年考核机制,协商制定《环境整治门前“三包”责任书》,累计发动250人次,带动群众参与800人次,开展集中专项行动10余次,清扫街道等近10公里。(柳永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