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安徽省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岳西县巍岭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等方面大力实施各类民生工程,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昔日的小山村大变样,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四好农村路”四通八达,修通了群众“最后一公里”。“出门靠走、运输靠背驮”这是巍岭乡过去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几年,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要致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驻村工作队等资源,实现了集镇区街道、夹河至金榜路段道路黑色化工程,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只见一条蜿蜒曲折的沥青路直通金榜乡村。金榜乡村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沥青路修到了我家门口,道路不仅平整宽广了,来这的游客也多了,一年接待人次达2-3万以上,收益也有10多万元。”
农村饮水安全引到家,群众用水、喝水不再愁。“吃水靠挑”,为了解决群众这一问题,乡政府在各村水源丰富点分别建立了多个过滤池和蓄水池,将管网延伸到群众家,并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向供水池内投放消毒剂,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再也不用为家庭用水、喝水发愁了,过去我和老伴经常要到十几里外的大河里挑水,现在水直接引到家挺方便的,去年我家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水压也没有问题。”夹河村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美丽乡村建设添光彩,房前屋后整治更美丽。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夹河村和巍岭村通过全面拆除破旧的危旧房等,统一改造农户房屋、小鱼塘,新建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卫生室、公共厕所、景观亭等设施,并进行绿化、亮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家小洋房、小庭院干净整洁、百花盛开。“美丽乡村建设让我家门口环境变干净了,风景变美丽了,每周末来观景亭打卡的人非常多,给我家农家乐带来了许多客流量,现在月平均接待量达600人次以上、收益达万元。为扩大接待规模,国庆节前我又将自家车库改建了厨房和餐厅。”巍岭村农家乐负责人介绍说。
农村改厕惠百姓,家家户户用上卫生厕所。各村党支部组织“五老”和志愿者等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召开乡村振兴夜校、连心讲堂、微课堂等动员群众改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群众思想意识不断转变,主动将旱厕拆除,重新建了卫生厕所或在房屋外重新改造化粪池,使家家户户基本实现了卫生厕所。截止目前,该乡已拆除旱厕123个、新建卫生厕所450个、改造化粪池175个。
文化惠民工程暖民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文化惠民工程飘向小山村,建起了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配套配齐了附属设施。平时群众在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观看着送戏送影下乡和本地举办的文化活动,到了晚上就三五成群结伴在舞台上跳着广场舞、打着太极拳,在广场锻炼着身体、打着球等;有的则到农家书屋里看书;到老年活动中心下着象棋、围棋,打着牌。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还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近几年,在民生工程的带动下,昔日的小山村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下一步,巍岭乡将继续推进各类民生实事项目,确保群众享受更多地民生实事带来的温暖,助力乡村振兴。(吴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