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医保局强力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调节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更好地保障了参保人员权益。
广培训。强化政策解读,使医患双方充分理解DRG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性,为DRG付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专业素质,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参加DRG付费改革培训,对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开展DRG专题业务培训,邀请县级医院分享好的做法,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加强对内部职工的政策培训,努力提高疾病诊断能力、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编码员编码能力等。
抓落地。坚持标准引领。聚焦编码管理、信息传输、病案质控,注重提升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坚持专家支撑。积极从财务、医保、病案、信息、临床等专业中推荐39名同志成为宣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专家库成员、9名同志成为宣城市疾病分类编码人员专家库成员。组织县内医疗机构5名专家参与宣城市DRG一季度特病单议病例评审工作,为DRG付费落地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电话、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充分与卫健部门、医疗机构沟通互动,保障DRG支付方式改革落到实处。
强监管。针对DRG付费模式下衍生出的“高套点数”“分解住院”“体检住院”等违规行为,建立了以大数据筛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全覆盖检查,同时,将定点医疗机构开展DRG点数付费后平均住院费用的控制效果、医保绩效考核和分配情况纳入协议管理范围,对于违规行为,严格依据协议处理。
出效益。实施DRG付费后,按“病组”打包付费,促进了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升了医疗服务整体效益,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该县已实现有住院业务的16家定点医疗机构DRG付费管理全覆盖,2022年上半年,全县DRG付费共结算15040人次,医保基金支出4794.92万元,减少医保基金支出500余万元。(曹智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