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明光市审计局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探索审计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方式,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严把政治关,找准审计定位。该局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实施审计,确保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严把监督关,践行审计担当。该局紧盯政策落实,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生态立市”任务推进情况开展审计;紧盯项目建设,围绕征工程建设管理等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常态化开展“审于未然”工作;紧盯财务规范,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开展审计;紧盯“关键少数”,围绕权力运行情况开展审计,常态化做好“经济体检”,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严把整改关,提升审计实效。该局不断完善审计整改对账销号机制,做实审计整改工作台账,每个审计项目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列出“问题清单”,在审计整改期间编制“整改清单”,动态记录并持续关注被审计单位整改进度,实行对账销号跟踪管理。完善审计整改跟踪督促责任,实行“谁审计谁负责督促整改”,确保问题整改有人盯;完善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在要求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到人的同时,审计部门也明确分管领导、股室负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整改责任有人领;完善审计核实评价责任,通过召开审计整改“评估会”,对审计组提交的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报告和整改证明材料进行讨论评估,审核认定整改结果,符合评估审核的整改相关资料才能归入审计项目档案,确保问题整改情况有人评。
严把质量关,彰显审计权威。该局实行三级审核制度,从审计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单、相关审计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查出问题支撑证据是否齐全、相关数据是否准确、问题定性是否恰当等四个方面对所实施的审计项目开展现场督察和检查,进一步推动构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机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执法质量,建立“三函一会”审计整改制度,督促被审计单位真改实改,彰显审计权威。(华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