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是位于阜阳市颍州区最西端的乡镇,五坑村位于九龙镇西南门户。曾经的五坑村是典型的地理位置偏远村、集体经济落后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位置偏僻、村容不整、经济落后、矛盾突出,一度是颍州区脱贫攻坚的头号难题村。眼下,五坑村正发展成为人兴、家兴、地兴、业兴、党兴的“五兴村”。2020年,五坑村顺利从贫困村出列;2021年,五坑村荣获阜阳市“文明村镇”称号。
时间拉回到2016年10月17日,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在阜阳市社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颍淮农商银行主动认领了颍州区九龙镇五坑村养殖扶贫项目,现场认捐现金40万元,开启了对接帮扶九龙镇五坑村的篇章。在颍淮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初始注入下,五坑村干涸的土地逐渐开始有了生机。
小额扶贫贷,“贷”动农民收入高
董俊当年曾是五坑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限于肢体残疾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从事简单农活,微薄种地收入勉强糊口后再无余粮。缺资金、少项目,日复一日的贫困曾经让董俊单调的生活看不到半点希望。颍淮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队的进村入户和小额扶贫贷款明白纸的发放,为董俊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没工作、没抵押,你们银行凭啥会贷给我钱?”董俊对金融扶贫政策半信半疑,向工作队成员反问道。
“我们小额扶贫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做的就是信用,相信你的为人。”工作队成员的耐心解释和宣传介绍逐渐打消了董俊的疑虑。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董俊向颍淮农商银行当地网点九龙支行提交了贷款申请。客户经理入户调查核实后,很快为董俊办理了5万元授信额度的小额扶贫贷款。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帮助下,董俊最终选定了黄牛养殖项目,利用扶贫贷款购买了5头小牛犊,开始在家从事黄牛养殖。
“没有当初的扶贫贷款,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提到颍淮农商银行,董俊心中异常感激。如今董俊的养牛厂,不仅提前还清了当年的扶贫贷款,还打下了近10头黄牛的殷实家底,养殖技术逐渐成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发放金融扶贫贷款的2016年,颍淮农商银行九龙支行累计为当地1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授信,授信金额822.05万元,当年就帮助100余人初步实现了脱贫。
“金农商e贷”,“贷”动村级产业兴
40万现金支持扶贫项目只能是简单输血,真正实现贫困村长久脱贫出列和良性循环发展,还要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龙头产业带动。
“金农商e贷授信额度高,用款方式灵活,特别适合我们生意人。”姚均,五坑村民公认的大户能人和蔬菜购销大户,在九龙镇等地收购蔬菜发往合肥市瑶海区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年销售额约400万元,净利润相当可观。
“没有启动资金,让我敢想不敢做,迈不出创业的第一步;有了颍淮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让我敢想又敢做。”能从五坑村走到省会合肥做蔬菜批发生意,完成从蔬菜种植散户到专业经销商的华丽转身,少不了颍淮农商银行“金农商e贷”的助力。2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为姚均从事蔬菜收购提供了启动资金,极大缓解了蔬菜收购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随着五坑村蔬菜基地的打造和蔬菜种植产业的兴起,颍淮农商银行九龙支行敏锐地捕捉到五坑村民更加旺盛的金融需求。针对当地蔬菜收购对资金需求“多、频、急”的情况,支行客户经理因地制宜,重点推荐“金农商e贷、农e贷、信e贷”等系列信贷产品。有了信贷资金帮扶和金融活水浇灌,在姚均这样的大户能人带动下,五坑村的蔬菜基地开始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越来越多的村民口袋鼓了起来。
在信贷资金支持下,生姜、辣椒、秋葵、西兰花等绿色有机蔬菜在五坑村肥沃的土地上恣意生长。注入金融活水的现代蔬菜产业,让五坑村蔬菜产业迸发出蓬勃生机。
整村授信,“贷”动集体经济强
时间指针拨回到现在,2022年8月末,省委下发了《推行“党建+信用”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方案》,力图最大程度激活信用价值,集聚引领更多金融力量服务乡村振兴,在全省吹响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号角。
颍淮农商银行在五坑村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为持续提升涉农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颍淮农商银行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坚持信贷产品种类研发跟着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走,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专属信贷种类的“一镇一品”。颍淮农商银行不断创新研发的信贷品种,正在为五坑村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脱贫不脱责任,颍淮农商银行与五坑村的故事还在继续,金融活水依旧在五坑村发展道路上奔腾流淌。(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胡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