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大早,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杨集村安徽白山羊生态养殖园的负责人杨宗成就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来到羊舍查看羊群的状况,然后用推车推一车粉碎的玉米秸秆开始喂羊……
今年40岁的杨宗成是一名退役军人。2002年入伍,2016年退役。14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退役后,不怕吃苦的杨宗成开过运输公司,也去过很多地方。通过与外地的对比,杨宗成看到家乡的差距,他也想着为家乡做些什么。2018年,杨集村“两委”在实施扶贫项目的时候,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了养羊的项目。作为裕安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杨集村安徽白山羊生态养殖园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因为曾经在部队当过后勤事务长,也有过几年养羊的经验。2021年,杨宗成决定回乡承接杨集村安徽白山羊生态养殖园,他注册了六安市裕安区全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卖掉了曾经跑运输的运输车,准备了创业初期的“资本”,杨宗成就一心扑在了养羊上,当起了羊倌。为了更专业地养羊,2021年初,他还专门到肥西县一家养殖场学习养殖技术。学习之后,第一批购买了810只小羊,开始了自己的养殖创业之路。
创业过程是辛苦的,杨宗成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压力肯定有的,但也正是在部队那几年的培养,让我有了抗压的能力。”杨宗成坦言。他经常一个人晚上就住在养殖园里,早上总是起得很早。第一批羊在养殖过程中,生病死了几只,这让杨宗成看到了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从那以后,他一有空就去羊舍查看小羊们的状况,一有什么生病的迹象就赶紧联系兽医。在他和其他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第一批羊终于顺利出栏了。
因为养殖园一直采用的是“饲料-养殖-肥料”的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他养殖的白山羊主要以本地玉米秸秆、花生壳等为饲料,养殖的白山羊品质较好。第一批羊出栏后很快就在本地售空,供不应求。这也让杨宗成看到了希望,也增加了他创业的动力。
“你看!我们这今年自己承包地种的玉米秸秆,专门粉碎加工作为羊饲料。”杨宗成指着在羊舍一旁,工人们正在用机器粉碎的玉米秸秆告诉笔者。初期,他是从农户那里收购玉米秸秆喂羊,今年自己流转了土地种植,还购买了加工玉米秸秆的设备,养殖园也吸纳了周边10户困难户人员长期在此工作。如今,该养殖园每年可出栏成品安徽白山羊2000只左右,年利润约50万元,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左右。
在一间羊舍里,小羊们咩咩地叫着,这些是杨宗成今年购买的100多只繁殖乳羊。杨宗成还带笔者来到了他们新建的羊肉分割车间和冷链车间,下一步,他打算搞生鲜肉加工,延伸产业链。对于养殖园下一步的计划,杨宗成心里有着自己的打算。“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我也会竭尽全力,坚持不放弃!”杨宗成说。(张玉 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