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柯村暴动枪声响,红旗插遍穷山沟;最难忘红军北上到柯村,欢声笑语逐溪流……”黟县柯村镇的红军大讲堂内传出令人热血沸腾、饱含深情的黄梅小调。
放眼望去,一幢幢高低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在千亩连片的田野掩映下层次分明、豁然开朗,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柯村镇,深藏着皖南苏维埃政府(柯村暴动)旧址、茅山云海、胡门古树群及“皖南最大的油菜花盆地”等珍贵的革命旧址遗迹和自然景观,这些“红色”文化、“金色”花海、“绿色”生态让这座山区小镇享誉皖南。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传家宝”,使得当年留下的革命旧址遗迹光辉永驻,成了该镇近些年来的工作“靶心”。
“变化很大啊,从坑洼的路面到现在的水泥路、石板桥,从最初的零星游客到现在火热的旅游团,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我热爱了40余年的家乡终于被人知晓了。”洋溢着满脸自豪、喜悦的民宿业主洪武跟笔者分享道。村庄蝶变的背后,柯村镇下了一番“功夫”。
该镇立足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谋定红色柯村“一环二线三点四态五馆”总体框架,着力打造“皖南瑞金·多彩柯村”党建品牌,推出“柯氏宗祠-石云河”参观旅游环线,建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标识,并实施了强弱电下地工程。将闲置的农房、道路、河道、滩涂地等资源整合利用,建设红色体验基地(拓展营地),加强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柯村暴动纪念馆)保护修缮等。
红色文化“圈粉”无数游客的同时,该镇的旅游业悄悄释放出了新的活力。依托浓厚的红色文化特色优势,大力推动“红色旅游+”,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乡村旅游等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推介。鼓励民宿餐饮经营户对现有经营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将红色旅游与年轻人感兴趣的科技、游戏、文创等元素巧妙结合,编排黄梅戏《红军婆》,推出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柯村风云》,使红色文化更加鲜活生动。今年来,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同比增加近30%。
冬日的暖阳“洒满”了整个村子,幽幽山谷中的红色柯村生机焕发,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绘就革命老区的美丽画卷。(李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