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开展110千伏褚庄变10千伏丁集117#线路尖山支线特巡工作,对晚稻生长用电线路、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用电隐患,成为美丽乡村田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悉,香稻米的香气和品质出现退化,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孙敏华和宿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赵开兵经过三年谋划从国家种质资源求得五粒夹沟老香稻种子。经过精心栽培,表现十分理想,株型较高、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稻穗芒长呈红色、谷粒为胭脂色。经当地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现场识别和他们小时候种的稻几乎一样,从田间考种的情况看完全可以作为“栽培种”良繁,扩大种植面积,惠及更多的农业主体,促进农户增收。
从育种到播种,从夏种到秋收,供电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当天,该公司符离供电所的党员服务队队员再次来到田间地头,义务排查安全用电隐患,向村民宣讲电力设施保护及安全用电知识,同时对香稻米种植试验基地周边线路及电力设备开展特巡,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十分重要的高度,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持续深度关切。建设农业强国,国家粮食安全是基础和根本。解决好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
“韩师傅做事让人心里踏实,平时不管多早多晚,只要一个电话就到,有什么问题马上就能解决。”种植基地负责人打心眼里感激符离中心供电所所长韩贤忠,在他心里,办实事、解难题,这就是最实在的优质服务。
下一步,该公司将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细化服务,不遗余力守好农业生产“保电岗”,做好服务三农用电的“排头兵”,在电力保供、延伸服务、志愿帮扶等多维度发力,助力农民的“米袋子”更满,丰收的成色更足。(通讯员 王燕 吴慧慧)(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