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深秋时节,车行头陀大地,大自然把山山水水装扮得色彩斑斓、梦幻万千。近年来,岳西县头陀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城镇、省级森林村庄、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千米以上山峰10座,群山叠翠,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也是国家二类野生动物“娃娃鱼”的栖息地。
荒山秃岭披“绿装”,精心护林变“银行”。从山林确权到户开始,林农成了山林的主人,到“大户”带动下,林下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发展起来。实践证明了发展创新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变”出了“金山银山”。
一大清早,头陀镇梓树村党支部书记便与村里的护林员装备整齐,沿着山路驶入峰峦叠嶂、清泉跳跃的广袤林海。自此,他身上多了一重“林长”的身份,将全村2308公顷山林的责任扛在肩上。
思想解放,从“砍树赚钱”到“看树赚钱”,绿色崛起从头脑开始。“我们村干部和护林员的姓名、电话都清清楚楚写在山路边的公示牌上。”头陀村党总支书记说,全村林地被分为7个片区,由村级、村小组级两级林长带着护林员分片管理。林长APP视频监控里的摄像头,巡山时发现有人在林地乱搭建养殖场、有人砍树、有人携带火种……不管是巡山时发现问题,还是接到群众举报或监控平台通知,都要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置。
当“林长”四年多,梓树村党支部书记为山村的变化高兴不已。“林长制的管控非常到位。乱占林地、乱砍滥伐的现象几乎消失了,森林火灾从未发生。我们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态明显更好了。”村支书和林长“一肩挑”,令他将更多心思花在如何统筹绿色生态与乡村产业发展上。“养护好了森林,山里的空气质量显著提升。黑龙湾景区的养护,好生态还引来了生态乡村游项目,莲花山星空宿营地建设稳步实施中,眼看着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
发展创新,林权改革盘活“绿色银行”,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林长制在头陀镇实施以来,27名各级林长和57名护林员,活跃在林业增绿增效第一线,推动头陀镇走上了“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的新路子。目前,头陀镇有林地面积15.2万亩,油茶、林下保健中药材年产值达304万元,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重点的森林乡村游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通过林长制的建设,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加快了建设高质量“绿美头陀”,“绿富美”又将成为头陀的一张响亮名片。(刘会生 储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