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立足西淝河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加大低洼地治理,昔日的易涝地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位于西淝河畔的谭长良家庭农场就是低洼地治理项目的受益者。2021年,农场推广实施稻蟹共作生态有机农业,水稻、大闸蟹实现双丰收。尝到了甜头之后,程家集镇加大低洼地治理面积,继续推广稻蟹共作种植养殖模式。
“2022年,我们投资了100多万,对周边的低洼地进行治理,稻蟹共作面积达到1000亩左右。由于田间管理得好,稻蟹又是大丰收。稻子的亩产量达到700公斤,加上大闸蟹的收入,每亩可以收入5000多元 。”稻蟹共作基地负责人谭长良说。
稻蟹共作基地通过流转土地,不仅让群众得到了每年800元每亩的租金,从土地“解脱”出来的群众还可以在基地打零工,每月可以有2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基地带动了周边2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贵。“稻田为螃蟹生长提供天然饲料和栖息环境,能提高螃蟹产量,同时螃蟹在稻田里生长和生活,有效地除掉田间杂草和害虫,排泄物又可以肥田,助力水稻生长。”程家集镇农业站长、科技特派员蒋敬周说。稻田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成分,最终生产出纯绿色有机大米。
推广稻蟹共生新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帮助水稻种植户把水稻卖出好价钱,还能让养殖户通过种养螃蟹增加一笔收入,实现“一田双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要求,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将水稻种植、稻田蟹养殖与乡村旅游结合,通过家庭农场、农家乐和网红打卡地打造农文旅结合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稻蟹共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程家集镇镇长冯春光说。(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