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西泉镇
西泉镇:养殖黑水虻 产业兴旺促振兴
来源:郑梦如 张雨 2022-12-01 15:16:36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夏朝阳

近日,笔者走进凤阳县西泉镇新建村黑水虻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养殖大棚,大棚内工人们正在投喂黑水虻幼虫。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水虻科昆虫,生长周期为10天左右,具有繁殖迅速、生物量大、吸收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含有动物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通过分解畜禽粪便和厨余易腐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还能实现高效无害处理有机废弃物。”该基地负责人吴金安介绍道,“我们还购置了清洗和蒸煮设备,建立了冷库,从培育虫卵、孵化、养殖到加工、储存、销售,我们这个综合养殖基地都能完成。”

2020年,长期在外地养殖黑水虻的吴金安回到家乡新建村创业,和村干部提起自己想在家乡建一个综合养殖加工黑水虻基地,在向村干部详细介绍黑水虻的益处后得到了村干部们的一致认可。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县、镇、村三级的帮助指导下,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81.02万元,凤阳县西泉镇金安黑水虻综合养殖场正式成立了,建成养殖大棚7424平方米、饲料库1200平方米、仓库1080平方米。

“新建村这个养殖基地是滁州市首家黑水虻养殖基地,平均日产鲜虫1吨左右,烘干后成虫约700斤,毛收入4000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万元。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探出一条路子,也为周边部分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为10余名困难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西泉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吴少帅介绍道,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养殖基地一天最多可生产六七吨成虫。

黑水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一般用作甲鱼、螃蟹等水产品饲料,也可作为宠物饲料。新建村养殖的黑水虻在4月至9月在本地销售,卖给当地水产养殖户,其余月份销往广州等地,供不应求。该项目还解决了部分餐厨垃圾处理难的问题,而且每年形成不低于总投资额6%的资产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综合收益不低于总投资额的8%。(郑梦如 张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