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璧县向阳镇坚持党建引领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健全组织引领、金融支持、项目支撑的整体运行机制,重点建设规模化肉牛养殖场、食用菌种植大棚,打造特色产业带动的项目品牌,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跨越式发展。
强化组织建设,走“党建引领型”发展模式。向阳镇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精准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好村“两委”干部年度培训工作,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素质。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三职合一”,村党组织书记切实担负起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村“两委”班子开拓创新,带头发展致富项目,带头创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效能,为富民强村作出积极贡献。
凸显资源效益,走“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向阳镇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级集体探索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对村域内集体所有的承包地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水塘、路边林地、集体建设用地、厂房、村办废弃小学校舍等资产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自主经营、发包或租赁等方式,获取集体经济收益。汤圩村通过集体鱼塘租赁和公路两边土地租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46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走“资产开发型”发展模式。向阳镇支持各村对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清理、规范各类承包合同,充分运用清产核资成果,对村级集体所属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梳理,摸清总量、理清结构、明晰产权、建立台账、分类盘活。在明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采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提高存量资产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项目建设的养牛场、蔬菜大棚等资产,通过出租、参股联营等方式加以充分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武圩村通过出租养牛棚和参股联营养牛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9万元。
依托特色产业,走“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向阳镇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结合村级产业发展优势,做好区域性主导产业规划和开发。围绕黄牛养殖、食用菌、蔬菜等优势产业,大力打造区域品牌。武圩村、苏圩村、汤圩村、南王集村4个村依托扶贫项目资金建设肉牛养殖大棚,采取租赁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并与艳阳村联汇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河王村王继海养殖场合作打造向阳镇肉牛养殖联盟,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脱贫户参与肉牛养殖。
实行抱团发展,走“合作共赢型”发展模式。向阳镇发挥各级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村集体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探索“村企联手共建”“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鼓励位置偏远村、村内资源匮乏、发展空间较小的村,采取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等形式,在资源丰富的村联建厂房、联建蔬菜大棚、联建养殖基地等,通过自主经营、发包或租赁等方式,获取集体经济收益。马桥村、大西村、艳阳村、苏圩村同汤圩村联合建设食用菌基地,每年可为村级增加经济收益14.8万元。
目前,向阳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值从2021年的269.82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605.01万元,同比增长124%,全镇12个村村均经营性收入达50.4万元。(李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