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可我养殖的蚂蚱不仅蹦得欢,还蹦出了一条产业致富路。”采访过程中,负责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蚂蚱可以作为食材和中药及宠物鸟饲料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蚂蚱养殖一次性投入虫卵,养殖成虫后再次产卵孵化,根据季节和气温不同,一般28~56天之间可出栏一茬,一茬亩产量约1300斤,市场价格约25元一斤,每年养殖5茬,亩产值可达14万元左右,企业可盈利7万元以上。”
该合作社负责人自2019年返乡创业,探索蚂蚱养殖技术,开拓销路,经受住了疫情考验,目前已具有成熟的产销途径。该合作社初期养殖规模很小,2022以来纪王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乡党委书记康影、乡长王凯多次到企业走访调研,鼓励企业扩大规模,为解决企业发展用地和资金问题,积极调整设施农用地,流转涉农用地45亩,抓住衔接资金项目机遇,科学谋划积极申报项目,为基地新建设45亩养殖大棚,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蚂蚱这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谁能想到昔日的蝗虫,如今却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虫’”。该村党组织书记董丙磊介绍道,“同时,养殖基地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8万元。同时,基地养殖可带动周边30余人长期务工,每人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产业大则农业强,产业兴则农村稳,产业旺则农民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蝗虫变身“黄金虫”,小蚂蚱“蹦出”了富民大产业,接下来,纪王场乡和谐社区将继续“加码”特色养殖产业力度,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养殖蚂蚱队伍,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增收,共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