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安徽省利辛县纪王场乡田湖社区种植大棚,棚外晚冬的寒风丝毫不影响棚内的繁忙景象。十几位村民正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村民在制作辣椒苗床,有的村民在移栽辣椒秧苗。
田湖社区冯油坊村的村民孙平从基地建成就在这里干活,是种植基地的“多面手”,育苗、移栽、授粉、采摘、脱皮选籽等一整套技术流程她都非常精通。
“在辣椒大棚里干活,既有可观的收入,又能就近照顾家庭。我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收入80块钱,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带孩子。像我这样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基地里有不少,能在辣椒基地谋一份差补贴家用,我们都很开心!” 孙平一边忙活着手中的工作一边说道。
“每年的2月份开始种植,种植基地每天日常用工20余人,最多时能达到70—80人,都是种植基地周边的村民。”利辛县彬亮合作社辣椒基地负责人冯天亮告诉记者,基地用工有贫困群众、普通村民,还有身体健康的老人,大家主要负责装生物菌基质肥料、移栽辣椒幼苗、除草杀菌等,每人每天最少有60元的收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田湖社区乡村振兴辣椒制种产业项目经过几年的经营已逐步走向正轨。
“辣椒制种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现在种子比辣椒值钱。我们和江苏的种子公司签订了种子直供协议,基地现在四十多亩大棚,每亩能产出60多斤种子。”冯天亮说,销售辣椒种的收入占基地总收入的70%。基地的收入主要分两部分:辣椒皮和辣椒种分离后,辣椒种按品种不同每斤单价在380元至600元不等;打碎的辣椒皮则由辣椒酱生产厂家收走。
近年来,利辛县纪王场乡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调整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提升脱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采取“党建引领+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目前,该乡已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品种十余种,总种植面积过万亩,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强基础。
下一步,纪王场乡将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辣椒、大蒜、紫薯、金丝皇菊等特色种植为主的农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董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