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安徽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老年助餐服务插上智能化“翅膀”
来源:纵强 2023-02-14 20:38:47 责编:顾亦飞 胡明兵 张文洲

刷脸用餐、微信小程序订餐、烹饪机器人烧菜……六安市老年食堂通过数字化应用,为老年助餐服务插上智能化“翅膀”,给老年人带来用餐新体验。

2月10日上午,记者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采访团一行一到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老年食堂,就闻到了阵阵诱人的菜香。难怪前来就餐的老人都夸这里的“大厨”厨艺好。

去年7月,清水河老年食堂开业,同时“上岗”的还有几台外形酷似小冰箱的智能烹饪机器人,这也成了当地的新鲜事。

“我不能吃重油重辣的,机器人还真能做出符合我们老年人口味的菜,味道也很好。”住在附近的李大爷坦言,最初并不相信机器人的做饭水平,但吃了几次后觉得火候挺好、口感很不错。

“机器人可以标准化操作,模式设置好,少油少盐少辣。一个菜三五分钟轻松搞定,也节省了食堂的运营成本。”六安市民政局副局长曹文武说,六安在全省率先实施“智慧餐厨”,在辖区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中心食堂、老年食堂及养老机构食堂中应用烹饪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打造智慧食堂,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餐食质量。

2022年5月底,安徽部署十项暖民心行动,在《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2年底建成6050个老年食堂(助餐点),2023年新增2500个,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自开展行动以来,六安市迅速行动,严格落实财政补贴,吸引有资质、有经验、条件好的餐饮企业或养老机构运营老年食堂,实现“老年食堂+助餐点”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运营。

该市统筹考虑地区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服务半径等因素,城市按照10分钟就餐服务圈布点,原则上“一街一堂”“一居一点”;新建居住区将助餐服务设施作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配建,老旧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通过整合、改建、租赁等方式,将可利用资源改造为老年食堂、助餐点;农村根据人口集聚程度合理选点,原则上“一镇一堂”“一村一点”,在乡镇政府驻地集镇建老年食堂;行政村优先考虑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中心村庄建设老年助餐点,利用公房、乡村养老服务设施、闲置校舍、镇村自有食堂厨房等改造建设。

“目前,我市已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154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362个,助餐40万人次。”曹文武说,六安市还将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办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同时支持餐饮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和网络订餐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实现服务老年助餐全覆盖。(安徽党媒云记者  纵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