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视频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旌德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许雅婷 2023-02-15 16:53:05 责编:李伟 喻寒松 张文洲


森林覆盖率69.2%,林木绿化率73.1%——地处皖南山区的旌德县被人赞誉为“山区小县、林业大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旌德在县级层面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坚持“五力”齐发,推动“五绿”并进,为百姓打造山青水绿的生态福地。

2月13日,记者跟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集体采访团走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策源地”——旌德县蔡家桥镇华川村,看当地群众如何靠山促发展、依林做文章。

“采伐必须更新,砍一棵、栽三棵,保证成活”“护林有功者奖,破坏森林者罚”……这是旌德县华川村老书记周锦山的笔记,泛黄的纸张记载着老一辈护林人的足迹,如今他的孙子周云长在林业耕耘十几载后,也已退休,成了村史馆的管理员。

“我们村林业占地1.68万亩,占总面积的77%左右。从解放初期就很重视林业生产。”说起林长制改革史,周云长表示,1964年3月,华川村制定了人口、山场、土地、大牲畜固定分配给村民的“四固定”林业生产与管护制度,初步构建林长制管理雏形。几十年来,华川村植树造林、消灭荒山、改革集体林权制、开展“两山”行动……林业改革各项破冰探索在旌德悄然展开。2017年,旌德县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林长”从此“有名有实”。

眼下,旌德县共设立县镇村三级林长248名,一山一坡、一草一木都有专人管理;大力扶持发展灵芝、中药材等林下经济和香榧、油茶等木本粮油特色林业产业,向林地要产出、向空间要效益;建立“林地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机制,带动林农增收3604万元;发展森林旅游,延长林业产业链,实现“看看也来钱”……旌德县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用“绿效益”带动提升“护动力”。

几代人的耕耘换来了青山长在、誉载而归:2017年旌德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县10个镇全部创成省级森林城镇,《安徽省旌德县探索生态资源受益权制度》也入选了国家林草局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旌德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林业“三变”改革,持续推动绿色富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