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临泉县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速,取得了规上工业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二、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跻身长三角百强县、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双优县的优异成绩。
这一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兴农立县”“商贸活县”战略,得益于积极打造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皖豫边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基地。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加速跑,方能赢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硕果丰。
三次产业齐步跑
在推进经济发展中,临泉县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围绕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次产业齐步跑。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提速增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临泉始终努力的目标。2022年,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06万吨,实现“十九连丰”。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实施“大托管”面积74万亩,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3.5%。
开展种源实验攻关项目14个,“皖临白山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培育省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农产品“上线进城”销售28.8亿元。“中原牧场”品牌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
没有制造业的加速度,就没有工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临泉县致力先进制造业扩量提质,大力实施“两区三园”成片开发方案,经开区建成区扩展1.2平方公里,化工园区成功通过省级认定。两座万吨级工业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供热供气管道铺设3.5公里,临庐产业园11.8公里地下管廊竣工验收。扎实推进“扶优育规”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工业投资增长30%,规上工业增加值50亿元。
临泉县充分发挥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云顶·万象里文创街区加快建设,奥特莱斯时代广场、翔海金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投入运营,商贸发展异军突起。积极发展电商产业,设立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中原牧场冷鲜城、粮食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成使用。培育限上商贸企业78家,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1.8亿元。文旅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达6个,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7亿元。
项目建设不停歇
经济发展要靠源源不断的项目带动。临泉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扩投资、建项目、强保障,厚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为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临泉县制定“临商回临”“全程帮办”等优惠政策,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工业项目46个。省外到位资金155亿元,增长18.6%。北新建材产业园、秸秆肉牛三产融合等6个10亿元项目签约落地,佳海智能制造、鸿福制革等38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
临泉县还进一步健全完善“1+6+2”产业项目建设指挥体系,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实施重大项目285个,年度完成投资176亿元;合周高速临泉段、万达广场等125个省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持续用好“星期六会商”机制,突出解决制约项目建设问题153个,临泉港综合码头顺利建成投用,锦荣皮革、欣荣电子信息产业园等2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推进项目发展的重要一环。临泉县持续巩固全国肉牛肉羊全产业链典型县创建成果,新扩建牛羊规模养殖小区12个,牛羊饲养量达158万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9亿元。碧根果食品产业园加快推进,1200万只肉鹅屠宰项目建成调试,5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整线投产,规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让老百姓的收入更稳固也是临泉县致力实现的目标。该县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新识别监测对象1984人,优化调整帮扶举措2370条。投入资金4.87亿元,实施衔接项目65个,完成县域结对帮扶合作事项52个。强力推进“132”工程,新增居民就近就业1万余人。大力发展到村到户产业项目,带动2.1万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兑现跨省务工交通补贴1750万元,教育资助11.9万人次,发放光伏收益1.12亿元。
优化环境无止境
临泉县持续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为企办理留抵退税5.1亿元,以“免申即享”等方式新增减税降费8.8亿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全面完成169项对标提升举措;89个事项全程帮办代办,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6亿元;推广运用阜阳金服平台,帮助企业融资90亿元;广泛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等现场办公活动,建立企业诉求“一口”收办机制,解决诉求3573件,办结率100%。
推进重点改革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泉县积极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挂牌成立,顺利完成应急、文化等六大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园区服务效能明显提升;组建安徽临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集团化运营转变,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大力发展壮大本地建筑建材业,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推行“评定分离”模式,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二级资质23家。
临泉县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化环境、优化服务的推动力量,持续推进科技创新“4111”五年行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战新产业产值突破35亿元;新增发明专利4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亿元;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个,成立中科——临泉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与安农大共建省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南京农业大学在临设立院士“大豆”实验站;选派373名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实现村级“一对一”服务全覆盖。
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作风,争先进位、争先恐后的干劲,持续提高“一次布置完成率”的效率,成为临泉经济发展硕果丰的关键。在全县上下不懈努力、积极实践的基础上,临泉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强足、前景更好。(赵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