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安徽退役军人合肥篇 | 庐阳区:画好服务退役军人“同心圆”
来源:杨磊 甄长虹 许玉龙 2023-02-23 08:22:42 责编:纵强 喻寒松 王逸群

曾经,他们手握钢枪,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边防;如今,他们回到地方,更需要用心用情守护这些最可爱的人。

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织密就业创业、精准优抚等领域“服务网”,做好广大退役军人优质服务的“守护人”和“贴心人”,全面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创新发展。退役军人们同样积极投身新岗位、新角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再立新功,在新“战场”上凝聚起“退役不褪色”的强大力量。

开辟就业创业“新战场”

“真是没想到,用手机扫码就能找到工作!”退役军人吕师傅是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大夫第社区居民,在“春风行动”就业扶持暨退役士兵“送温暖送真情”招聘会上,他通过扫码求职成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参军入伍光荣,退役返乡也光荣。”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高水平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合肥市庐阳区2021年‘戎耀归皖 就业起航’秋季首届专场招聘会”上,招聘岗位涵盖汽车制造、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提供岗位200余个,许多退役军人在这里圆了就业创业梦;庐阳区三孝口街道举办2022年就业扶持民生工程暨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就能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仅2021年,该局共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7场,89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岗位1250个,线上线下5.3万余人参加,737余人达成就业意向。这其中,依托安徽菜大师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区级退役军人创业园区,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帮扶、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项目。像这样开辟就业创业新“战场”,为退役军人拓宽了戎归之路。

畅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领到退役军人优待证,我感到无比自豪!”庐阳区退役军人陈亚政曾荣获三等功,对他而言,这张身份证大小的红色卡片不仅可以让他享受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优待政策,更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优待证是退役军人“特殊的军功章”,庐阳区各街道社区织密、织牢建档立卡和优待证申领发放“服务网”,把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做实、做细、做贴心。退役军人张发武因身体原因,常常不能外出,像这样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更是上门为其采集信息,办理优待证。

这只是庐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畅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退役军人王骏确诊白血病,亳州路街道退役军人工作站了解其情况之后,为他申请到10755元退役军人困难救助金。截至目前,亳州路街道退役军人工作站已先后为3名退役老兵申请到了“困难救助金”,共计支付金额近2万元。目前,全区1个中心、11个乡镇街道、26个300人以上的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在积极发挥作用,为退役军人提供便利。

让尊崇关爱“落地开花”

不仅有常规体检项目,还有针对老年常见病的检查项目,面对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体检“套餐”,来自庐阳区大杨镇的20余名身患残疾的优抚对象竖起了大拇指!

优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工作,涉及到退役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庐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统筹安排下,辖区各街道社区创新优抚举措,从伤残军人的免费体检,到各类走访慰问、发放优抚金,点滴汇聚起社会各界拥军崇军的满满正能量。

2022年“八一”建军节,庐阳区三十岗乡陈龙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公益活动,为困难退役军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老兵张崇岫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用镜头记录长津湖战役的战地记者,老兵郭定是解放太原战役的特等功臣,去年中秋节前夕,他们所在的庐阳区逍遥津街道三牌楼社区为老人们送上了节日问候和祝福。

每逢“春节”“八一”“中秋”等节日,庐阳区积极走访慰问老复员军人、烈属、伤残军人、困难退役军人等群体,仅2021年,就发放慰问金338余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核定享受定期抚恤的优抚对象共1276人,发放优抚金2134.90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近60万元。

平凡岗位绽放老兵力量

2017年退役,凭借在部队多年历练所集成的军人素质和能量抱负,退役军人王彬创办“安徽尚佰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他始终不忘初心,情系国防,带领一批退役军人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企事业单位团建、拓展训练,研学、军训等业务。在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他坚持社会公益活动,

2017年转业至今,每年坚持为驻地21所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多次组织走进大别山、皖南山区、皖北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走访慰问、看望贫困家庭学生,公益捐款捐物总额20余万。

在庐阳区,还有许许多多像王彬一样的退役军人活跃在不同岗位,主动发挥作用。

“您好,请出示安康码。”庐阳区海棠街道平楼社区里有一支由退役军人、五老志愿者等组成的“红色应急志愿服务队”,他们在一线值守、闻“令”而动,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小伙子,考得怎样?喝口水放轻松。”去年高考期间,逍遥津街道红旗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们与社区网格员一起,全天候守护在九中考点,为考生营造安全、舒心的考试环境。

近年来,庐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培树了一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组建“红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全年共有304人次参加到各项志愿服务中;摸排社区“两委”班子的退役军人数79人,127人担任协管员和小组长职位,发挥基层治理作用;成立退役老兵宣讲队,传承红色基因……一名军人,一身担当。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军人本色。( 杨磊  甄长虹  许玉龙)

    相关新闻